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豫水寻踪”暑期社会实践队——溯流河洛•博古寻踪

发布时间:2025-08-22 15: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晨阳   阅读 8.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 郭晨阳,董奕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丰富内涵,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豫水寻踪”实践队在今年暑期来到了河南博物院开展黄河水文化专题学习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在河南博物院大厅合影

文明晨曦:新石器时代——水润农耕,纹载信仰

带着对黄河文明源流的探寻之心,实践队首先深入河南博物院一号展馆——“新石器时期”。于器物斑驳的痕迹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黄河水滋养下早期先民的生活智慧与创造力,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要揭示的文明根基所在。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龙山文化时器主要域址

礼乐肇基:西周时期——水寓于礼,器承天道

告别史前文明的质朴,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涌,实践队移步至三号展馆——西周时期。驻足于一件件历史文物前,队员们认识到,这些浸润着黄河水土滋养的文物,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生动载体。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展品

诸侯竞逐:东周时期——水利兴邦,铁器革新

穿越春秋战国的烽火硝烟,实践队步入四号展馆——东周时期。队员们被誉为“敦煌之前的敦煌”、“中原第一壁画”的国之瑰宝——四神云气图深深震撼。该图生动诠释了黄河先民对宇宙洪荒、生命轮回的瑰丽想象,展现了中华文明所独有的创新精神与兼收并蓄的包容品格。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四神云气图

此次参观学习,以“新石器、西周、东周”三个展馆为窗口,深刻揭示了黄河水文化在中华文明“奠基、礼制化、技术化”三个关键阶段的演变轨迹。文物无言,却雄辩地证明 “黄河水不仅是孕育文明的摇篮,更是塑造早期国家制度、驱动社会变革、孕育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晨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