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陈婧 詹佩蓉 闾慧湘 魏嘉))为积极响应广东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行动号召,充分发挥青年学子在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中的生力军作用,2025年7月7日至13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路粤北,健康方舟”突击队赴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杨梅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基层健康”为主题,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性教育、护牙知识及传染病防控等一系列科普课堂,重点提升青少年群体的健康素养与自我保健能力,助力夯实乡村卫生事业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突击队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的场景。徐添真 供图
图为突击队队员走访调查。徐添真 供图送服务,递关怀——让健康守护扎根乡村大地
清晨的阳光洒在清远市阳山县杨梅镇的乡间小路上,一群身着蓝色马甲的年轻人正穿梭于村落之间。他们是来自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医路粤北,健康方舟”突击队,此次深入基层,旨在开展以“健康为民”为宗旨的系统性入户走访。队员轻轻敲开一扇木门,开门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队员们细致询问老人的健康状况、就医习惯,了解她对医疗服务的具体需求。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记录下村民关于基础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就医便捷性等方面的反馈,更通过与村民促膝长谈,深入了解当地医疗卫生知识普及与健康观念的现状。问到当地村民买药时是否方便,一位村民表示:“有些药需要前往隔壁镇才能买到”,还说道“有时候感冒在卫生院都要治疗许久”这样的细节,让队员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卫生下乡的必要性。在杨梅镇杨梅村村委会前的空地上,突击队联合当地村委会开展了健康科普服务活动。队员们为村民提供血压、血糖测量,血型检测及咽喉健康检查等基础健康服务,并耐心讲解各项指标的参考意义。活动现场,一位中年村民在测量血压后才发现自己血压偏高。队员详细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发现他平日饮食偏咸,且很少进行健康监测。队员结合专业知识,为他讲解了低盐饮食的重要性,并建议他适当增加运动。村民听后连连点头:“原来这些小习惯有这么大影响,以后真要注意了。”突击队队员在服务过程中发现,部分村民因健康意识不足、缺乏定期监测,存在慢性病潜在风险。为此,队员们开展了预防慢性病的讲座,普及日常预防要点,以及慢性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引导村民树立健康观念。一位队员表示,这次活动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服务,也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投身基层健康事业的决心。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化健康服务内容,探索更符合乡村需求的健康帮扶模式,为守护乡村安康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突击队示范八段锦。徐添真 供图
习招式,强体魄——百姓大舞台健康之约
在杨梅镇杨梅村百姓大舞台,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实践活动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饭后时光。傍晚时分,夕阳为群山镀上金边,一群身着统一蓝色马甲的突击队员准时 “就位”,随着舒缓音乐,整齐划一开始演练八段锦,拉开了乡村健康生活新帷幕。“最开始就是想让健康理念真正融进老乡们的日常。” 突击队考虑到乡村生活节奏,队员们特意把八段锦安排在饭后 —— 这个村民散步唠嗑的 “黄金时段”,借着百姓大舞台的场地,主动向周边村民发出邀请。起初,舞台边多是驻足观望的身影。几位纳凉的老人凑在一起,指着队员动作小声议论:“这姿势看着讲究,年轻人做得真齐整!” 放学路过的孩子则瞪大眼睛,好奇追踪着队员抬手、转身的轨迹。发现村民观望,队员们一边用规范动作 “吸睛”,一边笑着招手、轻声邀请。“叔叔,来试试!这动作练腰练腿,可舒服啦!” 队员的热情招呼,成了打破距离的 “钥匙”。很快,观望的村民开始 “动” 起来。有位三十多岁的阿姨是第一个 “下场” 的村民,跟着做了两遍后,她乐呵地说:“这操做着还真不错,我明天还来!” 几个小朋友也蹦跳着加入,笨拙模仿转身、屈膝,把现场逗得笑声连连。从 “看新鲜” 到 “跟着练”,不过十几分钟,百姓大舞台前,村民与队员并肩练功的画面,成了乡村傍晚最生动的风景。“饭后练一段”也成了突击队在杨梅镇期间百姓大舞台的 “固定节目”。健康生活,正借着八段锦的一招一式,真正扎根乡村日常,在互动与欢笑中,悄然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烟火人间。
图为突击队走访老党员与部分村民家。徐添真 供图访民情,传温情——用脚步丈量乡村温度
青山环抱的乡村小道上,一支身着统一蓝色队服的突击队正沿着红色足迹前行。这是一支聚焦乡村发展、传承红色精神的实践突击队,他们的目的地,是村里老党员与村民的家,用走访触摸乡村温度,以交流聆听发展心声。在有着 15 年任职经历的老村支书家中,队员们围坐倾听。老村支书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搭在桌上,目光坚定:“咱当干部的,就是要为党贡献,给村民解难题。” 话语虽朴实,却藏着数十年扎根乡土的担当。在探访退伍老兵时,“祖国需要,咱就奔赴!” 这句简短的话,带着烽火岁月的余温,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信仰的重量。这些跨越时光的故事,成为乡村发展最生动的 “活教材”,无声诉说着奉献与坚守。离开老党员家,队员们又走进其他村民院落。村民们都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笑着打开话匣子:“这几年村里变化大哟!你看这路,平得能照见人影,设施也全乎了……” 话语里,满是对生活改善的满足,也藏着对国家关怀的感念。队员们认真记录,不时询问细节,把这些最真实的乡村变化与百姓心声,一一收进 “民情账”。走访中,突击队以脚步为尺,丈量出乡村发展的厚度与温度。老党员的精神传承,让青春与使命悄然同频;村民口中的变化,映照出乡村振兴的实效。这场走访,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交流,更是青春力量与乡土情怀的对话 —— 当突击队员们把专业所学融入乡村需求,把红色担当化作前行指引,乡村振兴的路上,便又多了几分青春的注脚,而那些跨越岁月的故事与心声,也将继续在乡土间传递,成为乡村向前的不竭动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