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刘林泉)盛夏蝉鸣时节,2025年7月7日,江西水利职院"信小鸽"实践队走进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以生态保护为笔,文明建设为墨,文化赋能为底色,开展水质科学检测、垃圾分类宣讲、彩绘滋润童心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用专业知识融入乡村振兴实践,让青春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绽放新活力。
一、彩绘墙绘焕新颜童心巧笔绘华年
队员们历经3天时间以青石为纸,用画笔勾勒初心,红旗、号角、党旗等红色元素制作彩绘。彩绘将我校新发布的党建品牌“水利方”巧妙融合在青石彩绘之中,彰显了水利学子“忠诚向党、水润民生” 的品质,如同那浪花纹路,始终围绕党徽涌动。队员们还准备了20多顶草帽,用彩笔为孩子们绘制彩色草帽,蓝天白云跃然帽间。这不仅是创作,更是播撒美的种子,点亮平凡生命的光彩。这些彩石、彩帽作品,是艺术结晶,是见证红色基因在童心萌芽生长的符号。
▲图为实践队员用颜料画青石彩绘
水质检测护生态科学数据助治理
实践队员发挥水利院校优势,携带专业水质检测箱,运用专业技术开展村内河道检测。检测箱内器材完备,从取样烧杯、PH试纸、比色卡、TDS检测仪等一应俱全。队员按照检测规范在河道沿线设采样点,精准采集水样并编码。现场对PH值、TDS等指标即时检测,PH值稳定在6.6 ~7.0之间,TDS值在13 ~14之间。数据显示河道水质数据优良,检测数据为当地群众和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图为实践队员在村庄里河道水质取样
三、垃圾分类入童心文明习惯共养成
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实践队为15名孩子们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队员结合日常5个生活案例,生动讲述垃圾危害,同时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将垃圾分为有害、厨余、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四类。队员按顺序放置四种颜色的模拟垃圾桶,并拿出准备好的10多种垃圾让孩子们实操分类。现场氛围活跃,小朋友跃跃欲试,最终各类垃圾均被准确投放。此次活动旨在将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养成习惯,为乡村环境美化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向小朋友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信小鸽”实践队此行不仅是专业知识在乡土间的生动实践,更是一份知行合一的青春答卷。队员们带走了深植于心的乡情感悟,更在幽居的土地上,特别是孩子们纯净的心田里,悄然播撒下绿色生态与文明乡风的种子。“信小鸽”带着这份责任与希望,飞向更广阔的天地,续写服务乡村、奉献青春的崭新篇章。
▲图为“信小鸽”实践队与幽居村合影
撰文|龚楚楚
一审|林洋
二审|张文文
三审|胡晨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林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