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曹海鸥 龙可)近日,衡师生命科学学院洋溢着一种特别的温暖与感动。一场拾金不昧的善举在校园内外传为美谈,衡师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张方亮,用其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尚师德,于细微之处践行了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
▲图为张方亮博士
据悉,8月20日上午9点左右,张老师像往常一样行至综合实验楼门口时,于阶梯上发现散落在地的数张百元现金。面对这笔突如其来的“横财”,张老师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失主该有多么焦急。他立即询问门卫,寻找失主。因该地是留校学生做实验的必经之路,张老师立即将失物信息发布到学院重点实验室QQ群,多方尝试联系失主。在短暂等待未果后,为确保财物安全,张老师迅速将钱款上交至学院相关部门,并详细说明了拾获情况。
“这钱可能不多,但对学生来说,是三四天的生活费。”张老师朴实的话语,流露出对学生的关怀与体贴。在问及内心想法时,张老师的态度真诚:“捡到钱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立马归还失主,换作任何一位老师都会这么做。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用小事传递诚信和责任。”这份毫不犹豫的“第一反应”,恰恰源于其内心深处的善良与诚信。
拾金不昧看似是小事,却能折射出教师的道德素养,更能在学生心中种下‘诚信’的种子。张老师将此视为一件“很应该做的事”,他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用最纯粹的行动,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学生们上了一堂鲜活的“思政课”。拾起的是金钱,归还的是美德,张老师此举展现了一位高校教师的师德与初心。
生命科学学院始终致力于师德师风建设,张方亮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样子。他的行为不仅温暖了人心,更映照出我院教师队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相信这股正能量必将在校园持续传递,激励广大师生自觉弘扬传统美德,共同营造崇尚美德、诚信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龙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