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 以青春力,传畲乡戏

发布时间:2025-08-22 03: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俊杰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高俊杰)近年来,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融合发展路径,致力于打造特色畲乡样板,乡村生态与文化活力持续提升,“生态美、文化兴、百姓富”的画卷逐步展开。

近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禹志清水·红彝兴川”福信小砖实践队,奔赴青水畲族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以“以青春力,传畲乡戏”为主题,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维度发力,用青春行动为畲乡发展注入新动能。从传承到创新,激活畲乡文化生命力,解码畲乡文脉,让非遗“潮”起来。

图为大腔戏非遗趣味体验与传承研学训练营。何景翔 供图

青水畲族乡的大腔戏、七星鼓等非遗,是畲族文化的鲜活载体。实践队化身“文化探秘者”,开启非遗传承之旅。在大腔戏传承基地,队员们围坐聆听国家级传承人讲述戏曲故事,从“起腔”的独特韵律到“武打”的精湛招式,沉浸式感受古老艺术魅力;学习七星鼓时,大家跟着鼓点节奏,探究“七星配位”的文化寓意,还尝试绘制戏曲脸谱,将畲族图腾与现代审美融合,让传统符号焕新。

为拓宽非遗传播维度,实践队联动青水畲族乡中心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队员们用情景剧还原大腔戏经典片段,教孩子们用简单鼓点演绎七星鼓韵律,把非遗知识编成趣味顺口溜,让孩子们在互动中爱上传统文化。

图为非遗传承人熊德钦对民族中心小学学生进行教学。林盛裕 供图

实践队走进大腔戏院,加入大腔戏非遗趣味体验与传承研学训练营,学习非遗传承人示范的戏腔动作,并体验七星鼓传统文化乐器,感受传统戏曲音乐魅力。在几天的学习后实践队队员登台表演畲族文化舞蹈,用肢体语言展现畲族文化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腔戏院学习非遗传承人示范的大腔戏分解动作。林盛裕 供图

实践队在畲乡民俗文化展览馆内参观学习畲族文化,浏览生物标本等展品。期间,为深挖文化内涵,队员们采访非遗传承人,向大腔戏非遗传承人虚心请教,倾听戏曲传承故事,用镜头和文字留存文化片段。参观结束后实践队组织小朋友们玩游戏,借游戏拉近与孩子距离;以脑筋急转弯、石头剪刀布为孩子们分发零食,同步开展文化发掘拍摄,收集畲族文化故事。

图为团队队员与非遗传承人熊德钦进行交流学习。林盛裕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民族中心小学学生、老师及非遗传承人的合影留念。何景翔 供图

此次青水畲族乡之行,实践队以青春之姿探寻文化根脉。从戏曲研习到民俗挖掘,从与孩子互动到记录文化故事,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乡村文化的热忱。未来,队员们将继续以行动为笔,书写传承文章,让畲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亮光彩,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让“三下乡”的实践成果持续滋养这片土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俊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