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防治”课程走进乡村——湖工大志愿者守护儿童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5-08-21 22: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慧 张璇 邹依陶   阅读 2.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冷暴力防治”课程走进乡村——湖工大志愿者守护儿童心理健康

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黄慧 张璇 邹依陶) 为筑牢乡村儿童心理健康防线,提升其应对校园冷暴力的能力,湖北工业大学爱心助学社“沉默不漠·让爱掷地有声”志愿服务队,于暑期在红安县高楼村“爱心托管班”精心打造了“乡村儿童冷暴力防治”系列课程。该系列课程聚焦语言暴力、行为孤立与挫折应对三大核心主题,旨在揭开校园冷暴力的隐秘面纱,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尊重与友善的种子。

破译坏话密码,筑牢语言防护

首堂“告别坏话,拥抱友善”课程直面语言冷暴力问题。志愿者们通过“边缘人”角色扮演游戏,精心设计“情景再现”环节,模拟了日常中为“拉近关系”共同吐槽、因“嫉妒”贬低他人、为“博关注”散布八卦、因“从众”违心附和等典型场景。深入浅出的剖析使孩子们认识到,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信任、伤害他人,并阻碍自身健康品格的形成。

课程引入“费斯廷格法则”,引导孩子们以“专注自我提升”作为有力回应,并坚定践行“三不原则”:不参与、不传播、不做谣言扩散者,为纯净心灵筑起第一道防护网。

融化孤立坚冰,照见“旁观”责任

“看不见的敌人:校园冷暴力”课程紧随其后。志愿者老师朗读转学生“小安的日记”:“午餐时端着餐盘转了几圈,每个空位都被拒绝”、“攥紧书包带独自发呆”……日记内容引发孩子们共鸣,“孤立”不再是抽象概念。

在情景讨论环节,“挪铅笔盒算冷暴力吗?”、“谎称座位有人对不对?”等话题引发热烈辩论。志愿者老师明确指出:“看似微小的排斥行为,实则是伤害的累积起点。”课程深入剖析了“卫生偏见”、“谣言盲从”、“教师缺位”等冷暴力滋生根源,强调在冷暴力中没有真正的“旁观者”,沉默亦是伤害的帮凶。最后,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庄严宣誓:“不做冰霜的扩散者,要做暖阳的传递人!”以此唤醒共同抵制孤立行为的责任意识。

淬炼挫折金币,唱响希望之力

作为系列课程的收尾,“挫折——我的成长存折”特色心理课引导孩子们正视冷暴力带来的被否定、被孤立等挫折感,学习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养分——“挫折金币”,从中淬炼出理解、智慧与面对困境的勇气。

当歌曲《左手右手》的旋律响起,课堂迎来高潮。“当困难来临的时候,请你举起你的左手,左手代表着方向…”在稚嫩的歌声中,孩子们与志愿者一同跳起手势舞,“左手方向,右手希望”的具象化表达,生动传递了对抗冷暴力的核心力量:明确方向、心怀希望、团结互助。课程鼓励孩子们在遭遇困境时,依靠内在勇气和同伴支持寻找出路,并在“不怕不怕,一起长大”的齐声宣言中落下帷幕,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应对未来的信心。

湖北工业大学爱心助学社“沉默不漠·让爱掷地有声”志愿服务队表示,本次“冷暴力防治”系列课程紧密围绕乡村儿童真实困境,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有效破解了语言伤害、行为孤立与挫折应对难题,不仅传授了具体方法,更唤醒了孩子们的情感共鸣与集体责任意识。未来,服务队将持续优化并推广该系列课程,致力于让更多乡村儿童受益,守护他们的心灵健康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