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满格!拼接诗里的艺术思考

发布时间:2025-08-21 22: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学成   阅读 74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8月20日下午,在江华瑶族自治县长山村的教室里,一堂有关“达达主义”的“拼接诗创作课”在此展开。作为中南大学“湘约守护”支教实践团支教课程的特色环节,课堂以文字拆解与创意重组为核心,让乡村孩子们在拼贴中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为乡土课堂注入艺术的灵动与想象。

解构重组见真意,拼接诗里的现代艺术密码

“文字是可拆解的艺术单元”,支教老师以此为切入点,从现代艺术视角为孩子们解读拼接诗的创作逻辑。这一形式脱胎于 20 世纪初的 “拼贴艺术”,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文本的完整性——就像毕加索用碎布拼贴画布、杜尚将日常物件变为艺术品,拼接诗将报纸、杂志上的零散文字视为独立 “艺术元素”,通过剪切、重组赋予其全新意义。

“拼贴的魅力在于‘颠覆与再造’。原本孤立的‘阳光’‘田野’‘奔跑’,一旦脱离原有的语境,就能像积木一样搭出新的画面;看似无关的‘星星’‘梦’‘下课铃’,经过重组可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诗意。” 这种创作不追求 “工整”,而是鼓励用打破常规的排列、错位的组合,让文字跳出固定的表达框架,就像现代艺术中 “反传统、重创意” 的精神,每个孩子的拼贴都是独一无二的 “观念表达”。

拼贴创作显巧思,童心妙笔赋新篇

支教老师们穿梭在课桌间,为同学们讲解拼接诗创作的技巧与思路。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桌上铺满了各类素材纸张、彩笔等工具。大家兴致勃勃,或专注挑选文字,或认真裁剪、拼贴,在支教老师的引导下,尽情发挥创意,将零散的文字组合成独特的诗意表达,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文学之旅就此展开。

诗韵流淌润乡土,创意种子悄悄生

当孩子们举起自己的拼接诗作品相互展示时,一张张画纸不仅成了文字的 “舞台”,更成了童心与创意的 “镜子”。这堂拼接诗课,以文字为媒,让文学与艺术的魅力在乡村课堂悄然绽放。

从同学们的作品中,能看到多样的风格与表达。有的作品如“你在月光下捡贝壳,乌云在一直看我的影子。夏天的夜是一个美好夜晚,清晨的阳光是开心的开始”,用灵动文字勾勒出充满诗意的生活画面,将日常场景与细腻情感巧妙融合;还有的作品带有独特的哲思,传递出对人生、缘分的感悟。

而在这些由剪刀和想象力编织的诗句里,我们看到了比任何华丽辞藻都更珍贵的——属于大山的诗意与力量。

撰文 | 刘学成

图片 | 许婧雯

审核 | 张恩驰 张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玉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