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讯(通讯员 邱肖丽) 在粤西青山环绕的高州新垌镇,有一家以“出水窿”为名的茶厂,多年来坚持用传统手工技艺制茶,不仅茶叶品质出众,更在员工福利与乡土文化传承中展现出独特的企业温度。2025年7月14日、15日,广东二师“E路农”茂名乡村振兴促进实践团走进这座藏于山间的茶厂,一探其制茶工艺与人文管理之道。
▲图为出水窿茶厂门前牌匾
一、古法工艺,匠心制茶
出水窿茶厂的制茶流程严格遵循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烘干、炒干、挑拣、包装等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制茶人的经验与智慧。杀青:温度控制在220°C–250°C之间,依据茶叶含水量灵活调整。手法如炒菜般反复翻拌,4–5分钟即出,香气一出便迅速摊凉,防止茶叶“闷老”;揉捻:历时约10分钟,不仅塑造茶叶形态,更促进发酵、提升香气,甚至能在表面形成保护层,延长茶叶保存时间;烘干与炒干:烘干需4–5小时,火候先大后小,以“茎梗易断”为成茶标准;炒干则同样需时4–5小时,多安排在上午进行,以便下午进行筛分与包装;挑拣与包装:杀青后与炒干后各挑一遍,筛出的茶粉、茶碎也不浪费,分别以10元/包和30元/包出售,物尽其用。最终茶叶抽真空包装,每袋200克,锁住新鲜。
▲图为出水窿茶厂老板林琼女士为新采摘的绿茶杀青
▲图为揉捻后的新垌绿茶
▲图为炒干后的新垌绿茶
▲图为包装好的绿茶
二、山泉灌溉,自然滋养
茶厂位于黄土山地,土壤纯正无沙,适宜茶树生长。灌溉用水源自山泉,干旱时辅以滴灌,既保障水质,也避免浪费。茶树品种以中小叶为主,一年采收三季,春夏秋皆可采摘,冬季则自然休养。
▲图为明星村党建主题茶园
三、员工关怀,稳定暖心
在出水窿茶厂,员工不仅是生产者,更是被尊重和关怀的伙伴。茶厂采取灵活休息制度,员工可自主安排假期,工作强度因季节而异,采茶时虽辛苦,但平时以加工、包装为主,较为轻松。员工薪酬方面,收入有保障且长期稳定,足以覆盖个人日常开销;福利待遇方面,节假日茶厂发放茶叶作为福利,既可自用,也可用于祭祀;技能传承方面,制茶技艺由企业负责人亲自传授,强调“手把手”教、实践中学。工人表示,在淡季(十二月到来年一月为采茶淡季),厂内会安排挑茶、炒茶、包装等加工工作,保障员工收入不间断。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茶厂员工
出水窿茶厂不仅是一家制茶企业,更是一座连缀着传统技艺、自然生态与人文关怀的桥梁。在这里,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匠人的手感与山水的滋养,每一位员工都在稳定与尊重中找到归属。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也是一盏茶香中所蕴含的乡土中国之情怀。
(供稿:邱肖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邱肖丽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