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龙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梳理其在千年传承中的精神脉络,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浙江海洋大学的“镌刻龙舟千年华章,传承中华文化信笺”实践团精心准备,在2025年7月至8月,以舟山、温州两大龙舟文化富集地为核心调研区域,开展了一场囊括多方面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街头随机采访,倾听民众对龙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走进当地博物馆,在文物与史料中探寻龙舟文化的历史渊源;深入社区开展主题宣讲,用生动案例普及龙舟背后的民俗内涵与精神价值;还亲身参与龙舟划行体验,在协作与竞渡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鲜活生命力,通过多种方式的实践来助力龙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以民意为基,锚定宣讲方向
8月4日到7日,为了解温州当地居民对于龙舟文化的认知情况,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统筹下,9名团队成员前往了温州多处地点对群众进行采访以及问卷调研。采访以及调研的结果显示:龙舟在当地老一辈人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大多数老一辈的人都能对龙舟侃侃而谈,但在年轻人中却出现了认知断层的情况。大部分年轻人虽然说听过龙舟文化,但对其内涵、起源却是一知半解,多数年轻人也表示愿意参与龙舟竞渡,但缺少人组队,也不知道从何处参加。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体育老师
实践团表示,通过与路人深入交流,既了解了基础文化知识,也收集到不同群体对龙舟文化的了解程度、兴趣点及传承期待,为后续宣讲避开“知识盲区”、聚焦“大众关切”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图为成员采访某龙舟队投资人
深耕文化内核,筑牢宣讲底气
8月3日,团队走进温州市龙舟文化博物馆,特邀专业讲解员开展专题学习,以确保后期的宣讲内容专业、有深度。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成员围绕龙舟的形制演变、民俗故事、传统竞渡规则及现代运动创新等核心内容深入研学,清晰掌握龙舟文化从古至今的发展逻辑,以及其背后承载的集体协作、奋勇争先的文化精神。
图为成员们了解龙舟相关历史
挥桨龙舟,深扎文化根脉
8月10日至12日,实践团前往的舟山水域训练基地成为了实践团深度感悟龙舟文化的重要地点。实践团成员们在指导老师以及专业教练的带领下,从零开始练习,练习划龙舟的技术动作。从握桨的位置到出水方式的一点点剖析,成员们初步了解了龙舟竞渡的划桨动作。在教练的讲解结束后,成员们便来到了荡桨池进行划龙舟亲身体验,从上船的方式,握桨的位置,水下的发力,出水的角度,身体的姿势,每一个细节都让成员们感悟颇多。
图为成员在荡桨池练习龙舟动作
本次最大的亮点便是成员们不仅仅只在荡桨池进行了动作训练,在动作逐渐娴熟之后,成员们迎来了真正下水划龙舟的机会。在指导老师和专业教练的陪同下,成员们正式开始了划龙舟之旅,在结束划船上岸之后,教练不仅对成员们几日的训练进行了点评,更是为实践团提出建议:“龙舟仅仅依靠书面和口头的传播是很难让人们真正了解的,还是要多多实践,亲身体验才会更好”。
图为成员在水中体验划龙舟
经过几日的实践,成员们深受启发,他们将自己的练习视频和教练的话语整理,并以青年的角度解读龙舟文化,将其制作成视频发表到网上,为龙舟文化的传承添上另一份色彩,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到龙舟文化,增进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到龙舟文化传承的困境,参与到传承和发展龙舟文化的队伍中来。
以情传意,播撒传承种子
基于三个阶段的调研,团队在宣讲时向群众们提出了传承龙舟文化的具体建议:开发更多的文创产品,以推动龙舟文化在年轻群体之间的传播;将龙舟比赛和传统习俗结合,利用短视频平台来扩大影响力,吸引人们线下参加。这些建议为龙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参考,通过青年的角度去推动其发展,这些建议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称赞,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成员在街道进行宣讲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浙江海洋大学的“镌刻龙舟千年华章,传承中华文化信笺”实践团深入探寻龙舟文化,通过采访、问卷、博物馆调研、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深入探索龙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在当代的传承情况,感悟其文化内核,并为探索龙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当代青年的思考和方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方天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