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7 月 14 日讯(通讯员 廖家瑜)2025年7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 “石力派” 非遗青年实践团聚焦漓江石画技艺传承现状,深入桂林“三有工美”非遗工坊开展专题访谈,与石画传承人、工坊市场部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探寻传统技艺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实践团首先向漓江石画非遗工坊提出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请求,得到了肯定答复,为后续深入调研奠定了基础。访谈中,实践团重点关注了漓江石画的消费群体结构。据介绍,该工坊的消费群体呈现多元化特征:礼品类产品主要面向会议客人及有馈赠需求的群体;手作体验类项目则深受游客、亲子家庭及团建团队的青睐。针对酒店业务场景,工作人员提到,旅游旺季时,消费群体以外地游客为主,他们多在游览途中体验手作或购买纪念品;淡季则以本地企业团建及周边亲子家庭为主,形成了季节性互补的消费格局。
图为:广西师范大学“石力派”非遗青年实践团成员采访工坊的工作人员
在业务板块方面,工坊目前以酒店合作业务为核心主业,线上业务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已开通小红书、抖音账号进行内容展示,并在公众号嵌入网上商城,但整体仍以线下营收为主。谈及未来规划,工坊表示将重点拓展线上渠道,借助直播电商等形式扩大影响力。
创新发展是非遗传承的关键。“三有工美”工坊以 “万物皆可手作” 为理念,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将石画技艺与现代审美、个性化需求相结合,赋予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在产业管理上,工坊设有设计研发部和渠道部,分别负责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形成了清晰的运营架构。
关于文旅融合创收模式,工坊通过将石画体验纳入当地旅游线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特色环节,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收益的双赢。此外,实践团提出在工坊内拍摄素材用于公益宣传的请求,也得到了支持。
此次访谈让“石力派”实践团对漓江石画的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后续形成实践报告、助力非遗保护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实践团的成员表示,他们将把访谈中收集到的一手资料系统整理,结合专业知识,形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调研报告,为漓江石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未来,团队还计划通过拍摄的宣传素材,在校园及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系列推广活动,让更多青年群体了解漓江石画的艺术魅力,助力这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持久的生命力。而工坊也期待与实践团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非遗年轻化传播与市场化发展的融合之路,让漓江石画这颗桂北文化明珠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图为:“三有工美”非遗工坊中的漓江石画展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家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