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上光伏:会计学子探秘绿色能源的智能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21 18: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羿泽   阅读 7.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陈羿泽)2025年7月16日,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百名学子寻访百项AI+中国智慧”实践服务团走进焱唐科技杭州生产基地,围绕AI技术在光伏制造领域的应用展开调研。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背景下,团队通过实地参观、技术讲解与负责人访谈,深入了解这家国内领先的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制造商如何以智能化生产推动绿色能源创新。

AI驱动的智能生产线:从玻璃上料到封装全自动化

步入焱唐科技长达1.3公里的智能化生产线,机械臂精准抓取玻璃基板,镀膜设备匀速运转,AI控制系统实时调度生产流程——这是实践团成员见到的场景。据负责人介绍,该产线前端已实现全自动化操作,从玻璃上料、镀膜到封装均无需人工干预。“国产核心设备的投用使良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她补充道。目前,产线处于调试阶段,计划2025年底实现50%产能投产。

技术创新: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性能突破

在产品展示区,技术团队向实践团对比了新旧两代组件:新一代产品尺寸扩大至传统组件的四倍,发电效率从16%提升至17.8%,弱光环境下性能显著优化。技术负责人特别提到,碲化镉薄膜的热斑效应影响范围仅为0.5%,远低于晶硅组件的5%,“这不仅提升安全性,还延长了组件寿命”。此外,产品兼具建材功能,可直接替代建筑幕墙玻璃,实现“发电+建筑”一体化应用。

▲图为焱唐科技产品展示。

柔性生产模式:标准化与定制化的双轨实践

焱唐科技采用“标准化+定制化”生产模式,前端生产统一规格的组件,后端则根据建筑项目需求加工异形尺寸或调整透光率。负责人以世园会中国馆为例:“该项目定制了透光率30%的彩色组件,既满足发电需求,又契合建筑美学。”这种模式已应用于杭州大会展中心、良渚国家版本馆等多个地标项目。

▲图为世园会中国馆定制化展示。

产学研融合:学子眼中的科技与绿色未来

“机械臂的精准操作和AI调度系统让我震撼,这是‘中国智造’的生动体现。”实践团成员马同学感慨道。朱同学则对BIPV技术印象深刻:“玻璃幕墙变身‘发电站’,绿色建筑理念离我们并不遥远。”座谈会上,学子们还就AI算法优化、光伏农业应用等话题与企业技术团队展开讨论。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焱唐科技产品展示区并记录技术细节。

结语

此次探访不仅让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学子们近距离感受到AI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更揭示了光伏技术助力“双碳”目标的广阔前景。正如焱唐科技所言:“技术创新没有终点,绿色能源需要更多跨界合作。”实践服务团将持续追踪AI赋能传统产业的创新案例,记录中国智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焱唐科技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帅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