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陈柳 刘瑜) 为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的重要指示精神,给养老院的老人们带去欢乐与温暖,近日,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敬老院迎来一群充满爱心的访客。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赤心先锋队的15名师生,在负责人带领下,提着沉甸甸的蔬菜、猪肉,还有特意准备的西瓜、面包走进院门。食材碰撞的轻响与老人们藤椅上的笑语交织,一场以爱为名的相聚就此启程 。
活动伊始,走进敬老院,志愿者们先将带来的食材细心分类,洗菜、调馅、捏褶……志愿者们分工有序,大桌前很快腾起忙碌的热气。有人捏饺子时用力过猛,馅料从边缘溢出,惹得大家笑起来。白菜猪肉馅的鲜香在空气中漫延,志愿者们特意捏出几只“元宝饺”,褶皱处翘着俏皮的角。没有人催促进度,也无需刻意寒暄,切菜声、笑声、老人们偶尔的搭话,在阳光里酿成了最温润的时光。
图为志愿者在养老院包饺子 刘瑜供图
饺子下锅时,沸水腾起的白汽模糊了窗玻璃。趁着等待的间隙,志愿者们洗好手,走到老人们身边拉起家常。有人蹲在爷爷膝前听他讲年轻时的故事,有人帮奶奶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银发,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雾气在每个人眼角眉梢凝成细珠。志愿者们帮老人盛好饺子,又细心地剥好蒜、倒上醋,看着老人们一口口吃得香。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们在食堂共餐交流 刘瑜供图
饭后稍作休息,志愿者们搀扶着老人们来到活动场地。轻快的旋律响起,年轻的身影在阳光下起舞,志愿者们的发丝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老人们坐在前排,边吃着剩下的西瓜边跟着节奏拍手,嘴里还哼着熟悉的小调,有的老人甚至站起身,跟着旋律轻轻摇晃。舞蹈尾声,志愿者们拿出准备好的五星红旗分发给老人们,大家一同摇动着手中的红旗,齐声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嘹亮的歌声里,红旗下的笑容格外灿烂,原本平静的午后被这份热闹与深情填满,成了欢乐的海洋。没有人在意舞姿是否标准、歌声是否跑调,此刻的欢乐与感动,是最纯粹的共鸣。这些精心准备的表演,给老人们平淡的生活添了份鲜亮的色彩,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欢快。
图为志愿者在养老院给老人们表演节目 刘瑜供图
表演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志愿者们又拿出剩下的西瓜和面包分发给老人,有同学给爷爷递纸巾擦手,老人却反手握住他的手:“娃儿,你们来这一下午,比啥都金贵。”夕阳西斜时,离别的时刻到了。老人们拉着志愿者的手反复叮嘱“常来”。
返程的路上,暮色温柔。此次活动虽短,却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对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的师生而言,这是一次“以爱育人”的实践课,让青年担当有了具体的模样;对老人们来说,这是平淡生活里的一束光,照亮了被牵挂的幸福。
正如老师们所说:“关爱老人从来不是一次活动的终点,而是传承美德的起点。”未来,这份温暖还将继续传递,在更多庭院里、更多时光里,续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动人篇章。而大同镇敬老院的那个下午,阳光、饺子香、笑声与紧握的手,早已成了彼此记忆里最柔软的注脚。15名师生志愿者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拉起家常。从“最近身体怎么样”到“爱吃甜口还是咸口”,简单的对话里满是温情。志愿者们一边耐心倾听老人的故事,一边把切好的西瓜和面包递到老人手中,清甜的果香混着面包的麦香在庭院里弥漫,不时响起阵阵欢声笑语。
图为志愿者们与老人们在养老院的合影 刘瑜供图
此次活动是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缩影,是践行“以行践知、以爱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学校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组织更多关爱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青春力量。而在大同镇敬老院的庭院里,这份跨越代际的温情故事,还将在时光里继续流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