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学子:青春赋能助农路 多维宣传促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1 17: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小蛮   阅读 4.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8月11日,北京物资学院“9的n次方”实践队响应北京市“青才汇平谷 一起高大尚”首都高校“千人百村”实习实践活动号召,赴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马头村开展为期20天的“青振乡建”暑期助农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村干部采访和宣传册制作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马头村的特色资源,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走进村史 奠定宣传基础

实践队抵达马头村后,迅速与村委会对接。村委干部带领队员们参观村史馆,详细介绍了马头村的地理与历史背景、文化与品牌建设、集市与商号发展、特色产业、民俗信仰、行政变更以及老建筑等内容。讲解中,村委干部特别提到马头村与大运河的深厚联系,以及“黄金名片”牡丹园的发展历程。这些内容为实践队后续的宣传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队员们明确以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宣传重点,为精准制定工作计划奠定了基础。

▲图为村委干部向队员讲解村史馆

深入采访 挖掘乡村特色

为全面了解马头村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实践队对村委干部进行了系统性采访。采访内容涵盖马头村的历史沿革、产业布局、乡村振兴路径、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与大运河的渊源,以及牡丹园的起源、特色与未来规划。村委干部在采访中表示:“马头村的牡丹园不仅是经济支柱,更是文化符号,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文旅结合吸引更多游客。”这些信息为实践队后续的文旅资源开发宣传提供了重要素材。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村委干部

随后,实践队深入村中走访,调研当地特色产业和文化资源。在村委干部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了非遗项目潞灯舞龙的起源与表演形式。潞灯舞龙作为马头村的传统民俗活动,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灵动的表演深受村民喜爱。

此外,实践队还走访了当地香油芝麻酱产业,对“齐记”传承人齐福生(化名)进行了专访。齐福生详细介绍了芝麻油的传统制作过程:从清洗芝麻、炒制芝麻到研磨、加水搅拌,再到分离油与酱渣,每一步都凝聚了传统工艺的精髓。齐福生自豪地说:“我们的芝麻油纯天然,香味浓郁,酱渣还能加工成副产品,物尽其用。”通过采访,实践队深入了解了香油产业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前景,为宣传册内容增添了鲜活的素材。

▲图为香油传承人讲解制作过程

聚焦牡丹园 制作精美宣传册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实践队将宣传重点聚焦于马头村的“黄金名片”——牡丹园。牡丹园不仅是马头村的特色景点,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实践队结合调研成果,设计并制作了一本精美简洁的宣传册。宣传册详细介绍了牡丹的药理作用、美学价值及种植历史,配以生动的图片和文字,突出了牡丹园的独特魅力。宣传册还融入对马头村整体文旅资源的介绍,旨在提升村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图为团队制作的牡丹园宣传图册

青春助力 讲好乡村故事

在为期20天的实践中,实践队不仅通过采访和宣传册制作助力马头村的经济发展,还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实践队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挖掘地方特色,通过多维宣传讲好乡村故事,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乡村、走进乡村。

未来,实践队希望继续关注乡村发展,用青春力量助力更多乡村走向振兴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小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