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七彩假期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1 15: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汪子一 王慧婷 王可 石若琳   阅读 7.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汪子一 王慧婷 王可 石若琳 )为深入弘扬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引导他们感受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与独特魅力,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于7月9日走进长沙市子弟小学,开展了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弘扬科学精神相结合,通过科技成就宣讲、前沿技术体验等丰富形式,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科技盛宴,在他们心中播下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种子。

一、领略科技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活动以展现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为切入点,通过生动宣讲与影像展示,让孩子们系统了解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科技自信。

志愿者围绕“中国科技的神奇力量”展开讲解,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通信技术讲起,介绍了我国在相关领域实现的规模、标准与应用创新领先,让孩子们明白这项技术如何让远程交流更顺畅、智能生活更便捷。随后,延伸至航天、航空等“大国重器”领域:量子卫星实现远距离地表量子态传输,凭借独特的物理特性保障信息传输安全;国产大型客机成功首飞并开启商业载客飞行,标志着我国在大型客机研制领域迈出关键步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通,为全球提供精准导航服务;超级计算机在运算速度与应用领域展现强大实力,成为科研攻关的“超级大脑”。

图为志愿者合影

为让抽象的科技成就更具象可感,活动组织观看了纪实短片《坐标中国》。该片从多个维度展现了中国在基础设施与科技工程上的非凡成就,无论是跨越山海的交通工程,还是深入地底、深海的探测项目,亦或是翱翔太空的航天器,都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中国科技”的硬核实力。

观看结束后,孩子们踊跃分享感受:“那些卫星太厉害了,能给全世界指路”“我们国家的大飞机真漂亮,以后我想坐它去旅行”。在讨论中,他们逐渐理解科技创新不仅改变着生活,更让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二、探秘VR技术,感受创新魅力

为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活动聚焦“魔法光学”,深入揭秘虚拟现实(VR)技术,通过理论解读与沉浸体验,激发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探索兴趣。

志愿者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VR技术的核心原理:利用计算机生成模拟环境,借助光学原理将平面影像转化为立体场景,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结合生活场景,介绍了这项技术在建筑、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建筑领域可提前“预览”未建成的建筑,在医疗领域能辅助模拟手术练习,在教育领域可通过虚拟场景让知识学习更生动。“就像给眼睛装上了‘魔法镜片’,能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世界。”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对这项技术充满好奇。

体 验环节中,志愿者准备了VR设备,播放了风光景致、虚拟过山车、海底世界等主题的VR视频。孩子们依次戴上设备,瞬间被带入虚拟场景,不时发出惊叹:“好像真的站在了高山上,能看到远处的风景”“海底的鱼就在眼前游,太神奇了”“过山车俯冲的时候,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在沉浸式体验中,他们切身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奇妙感受,也对“什么是创新”“创新能带来什么”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体验结束后,孩子们围绕“VR技术还能做什么”展开想象:“可以用它来学习历史,‘穿越’到古代看看”“医生用它练习做手术,病人就更安全了”,在畅想中延伸对技术应用的思考。

三、活动影响:以科技为媒,播种探索种子

此次“科技创新”主题活动实现了“认知—体验—思考”的递进成效。孩子们在领略国家科技成就的过程中,民族自豪感与科技自信显著增强;在VR技术的沉浸式体验中,直观感受了科技的魅力,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家长反馈显示,活动后孩子们主动关注科技新闻,有的还在家中查阅相关资料,询问“那些卫星是怎么发射的”“VR眼镜是怎么造出来的”,探索欲与求知欲被有效激发。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科技创新主题活动,通过多样化形式让更多青少年亲近科技、了解科技,培养他们“敢想、敢试、敢创”的科学精神,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子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