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学院学子深耕乡村沃土,播撒垃圾分类“绿色种子”

发布时间:2025-08-21 15: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倪欣烨、马梓涵   阅读 5.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倪欣烨、马梓涵) 为巩固农村垃圾分类成效,助力乡村振兴与环保事业,苏州工学院“圾分乡村兴,π启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深入常熟市辛庄镇与沙家浜镇,开展以“知识科普、实践推广、调研总结”为核心的实践活动,精准推进乡村垃圾分类。

▲图为团队在辛庄镇垃圾分类主题墙绘下的合影

辛庄镇吕舍村:行动促认知,分类入日常

在吕舍村,实践团成员迅速行动。他们在村委会、活动中心等区域张贴色彩鲜明、图示清晰的宣传海报,让分类标准一目了然。身体力行清扫公共区域垃圾的同时,成员们向村民传递“随手捡拾”对美化环境的重要性。

入户宣传更注重“双向交流”。成员们耐心倾听村民疑惑(如“菜叶瓜皮属哪类?”“旧电池如何处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并结合村民生活习惯,现场示范如何在家中简易划分分类区域。一位村民大爷感慨道:“经你们一说,分类真不难,以后扔垃圾得多留心了。”

▲图为团队成员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其环保意识

沙家浜暑托班:趣味启蒙,环保“种子”发芽

面对暑托班的孩子们,实践团主打“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课堂通过卡通动画揭示垃圾危害,情景剧演示正确分类方法,互动问答环节更是气氛热烈,答对者喜获环保书签。践比单纯说教有效得多,孩子们回家还会提醒家长,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暑托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课堂,与小朋友们互动

“变废为宝”手工课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利用收集的塑料瓶、废纸盒等,孩子们在成员引导下,巧手制作出笔筒、储物盒和小花盆。孩子们兴奋地展示成果,暑托班老师评价:“这种实践比单纯说教有效得多,孩子们回家还会提醒家长,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图为团队开展“变废为宝”手工课,小朋友带着自己制作的艺术品合影。

深耕基层,成效初显

本次实践通过精准化、差异化的举措,有效提升了村民和儿童的垃圾分类意识。实践团在深入互动中,也收集了大量来自基层的一手建议,为后续形成更具针对性的农村垃圾分类推广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学子们以实际行动,在这片乡村沃土上,播撒下绿色环保的希望种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倪欣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