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学子唐宏玲:以热土砺初心 用青春践使命

发布时间:2025-08-21 14: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宏玲 黄湘兰   阅读 1.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盛夏七月,作为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红帆启航·青春铸魂”实践团的队长,唐宏玲带领团队踏上长沙县的红色土地,用脚步触摸历史年轮,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和灵魂洗礼。

未出发,先笃学。唐宏玲通过深度研读,梳理出这条红色路线背后的精神谱系: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诠释了何为绝对忠诚,黄兴先生“笃实无我”展现了革命者的纯粹品格,许光达大将“主动让衔”则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淡泊与担当。这一切让她清醒认识到,爱国主义是具象的、有温度的,它由鲜血与生命铸就。她说她们此行,就是要进行一场沉浸式的“寻根”之旅,让信仰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在陈树湘纪念馆,29岁的生命誓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震耳欲聋。凝视一件件浸染历史烟云的文物,英雄形象变得无比清晰而悲壮。午后的“忠诚之路”烈日灼人,却远不及她内心信仰的火热。步入辛亥革命纪念馆,先驱们“振兴中华”的呐喊穿越百年,依然激荡人心。她深刻体会到,爱国从来不是空谈,它需要“天下为公”的理想,更需要“勇毅笃行”的实干。

在许光达故居,唐宏玲化身临时讲解员,动情讲述“让衔”佳话。当说到“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已足够幸运”时,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紧握她的双手,眼含热泪嘱托:“青年不忘本,国家有希望!”这穿透岁月的握手,让她瞬间领悟了传承的真谛——爱国是永不停息的精神接力。

为让感悟传播更远,她坚持每日创作,将白天的感动转化为夜间视频脚本。字斟句酌,只为让英雄故事更具张力;语带哽咽,只因真情难以自持。当作品引发数百次共鸣时,她豁然开朗: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双向的赋能,当代青年不仅是接收者,更应成为主动的传播者和创新的诠释者。

此行终有尽,此志永长存。唐宏玲深切感悟到,爱国主义就镌刻在陈树湘的铮铮铁骨里,蕴含于黄兴的实干担当中,闪耀在许光达的谦逊风范间,也流淌在那位陌生奶奶的殷切目光中。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她将以此为新起点,以青春为舟,以信仰为帆,将爱国情、强国志化为报国行,用奋斗书写“强国有我”的时代答卷!


撰稿:唐宏玲   图片:游诗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湘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