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薪火永相传 青春接力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8-21 09: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桂春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李桂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7月8日起,百色职业学院“红色薪火 青春接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赴百色革命老区,开展“传承红色薪火 淬炼青马初心”红色研学暨“红色薪火 青春接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重温入团誓词

寻访红色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

实践团成员们首站来到百色起义纪念馆。夕阳下的纪念馆庄严肃穆,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认真观看“百色起义历史陈列展”,在一件件革命文物前驻足沉思。斑驳的军用水壶、磨损的草鞋、泛黄的电报文稿,将成员们带回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体成员重温入团誓词,铿锵誓言在广场上久久回荡。最令人动容的是“重走红军路”情景体验,学员们穿越模拟战场,在汗水中感悟革命先辈的艰辛。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教儿童唱红歌

播撒红色火种 点亮童心梦想

第二站,实践团师生们来到那坡县者兰村开展教育帮扶。在村委会读书屋,“小老师”们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带领孩子们齐唱《映山红》《歌唱祖国》等经典红歌,清脆的童声与激昂的红歌旋律交织在一起,仿佛山间的百灵鸟在传唱着革命的故事。实践团的哥哥姐姐们用生动的语言,将百色起义的烽火岁月娓娓道来,那些英雄的事迹在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中投下深深的印记。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又化身安全守护者,通过情景模拟、趣味演示等方式,将防溺水知识化作一粒粒生命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

图为小朋友在体验植物拓染课程

最令人难忘的是非遗传承课堂——植物括染技术教学。实践团成员们如同打开了一扇神奇的自然艺术之门,带领孩子们认识各种形态各异的树叶与花朵。在“咚咚”的捶打声中,孩子们惊喜地发现,那些平凡的花草在洁白的布面上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印记。有的将山茶花拓印成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用枫叶勾勒出绚丽的晚霞,一把把素雅的团扇、一枚枚精致的书签、一方方灵动的手帕,都成为了孩子们想象力驰骋的天地。暮色渐临时分,晚风轻拂,吹散了午后的燥热。孩子们的作品在晚霞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五彩斑斓的括染工艺品随风轻摆,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夏日最动人的成长故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那坡烈士陵园先烈敬献白花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英烈精神

第三站,实践团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那坡烈士陵园。松柏苍翠,丰碑矗立,肃立默哀,低垂的头颅表达着最深切的哀思。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寄托着后人对先烈们的无限追思。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那些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如同这纪念碑一样,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继续前行。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天池哨所观看讲解视频

聆听戍边故事 感悟家国情怀

最后一站,实践团师生们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天池哨所。“守国门就是守家门,自己的家,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哨长凌向前同志朴实的话语让学员们深受触动。这位坚守边防44年的老哨长,用青春诠释了“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忠诚信念。在哨所荣誉室,泛黄的巡逻日志、磨损的望远镜、珍贵的边防影像,记录着一代代戍边人的奉献与坚守。实践团成员们感慨道:“凌哨长的事迹让我明白,伟大出自平凡,英雄就在身边。”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者兰村的活动合影

实践归来话成长。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三下乡”活动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在追寻红色足迹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在服务基层群众中锤炼了本领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桂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