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童梦,点亮锦龙夏令营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20 22: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许安怡   阅读 5.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在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使命下,多方携手共进的力量正不断彰显。2025年7月14日至27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突击队积极响应广东“百千万工程”文化铸魂、人才培育要求及社区文化建设与青少年素质提升号召,与陈村镇锦龙社区达成深度合作,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以“传承非遗文化,点燃爱国热情,助力青少年成长”为主题,深入开展夏令营4.0二期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呈上了一场知识与趣味交融的暑期盛宴,书写出“粤来粤好百千万”实践中饱含青春活力与责任担当的精彩答卷。

    

▲图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实践队团队成员合影

1、非遗传习:烧箔成画,指尖延续文脉薪火

夏令营期间,星耀童梦实践队以非遗DIY烧箔画课程为纽带,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课堂上,队员们化身非遗讲解员,细致介绍烧箔画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从箔纸的选择、图案的设计到火笔的温度控制,逐一示范“轻烫勾勒轮廓、重烫凸显层次”的关键技法。孩子们专注地握住烫笔,在金属箔纸上小心翼翼地创作,传统纹样、乡土元素在指尖慢慢浮现,金色的光泽与深浅交错的纹理碰撞出独特的艺术张力。通过亲手制作,孩子们不仅掌握了非遗技艺的基本技巧,更在创作中体会“慢工出细活”的匠心精神,让古老的烧箔画技艺在青春手中焕发新生,为“百千万工程”文化铸魂行动注入少年力量。

   

▲图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实践队成员在进行非遗烧箔画课程讲解

   

▲图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实践队成员辅助小朋友完成烧箔画制作

   

▲图为锦龙社区夏令营小朋友非遗烧箔画作品展示

2、花草凝光:非遗制灯,点亮传统之美

以非遗花草灯课程为媒介,让青少年在手工创作中触摸传统美学。课堂上,队员们详细讲解花草灯的历史传承与制作工艺,从竹篾骨架的搭建、宣纸的裱糊到干花的搭配粘贴,耐心指导“对称构图”“光影层次”等创作技巧。孩子们亲手挑选茉莉、尤加利等花草,小心翼翼地将自然之美融入灯盏设计,当灯光透过纸层映照出花草的轮廓,一个个独一无二的非遗花草灯便在指尖诞生。通过实践,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传统技艺,更在自然与匠心的融合中体会非遗文化的韵味,让传统之美在光影中绽放,为“百千万工程”文化传承增添青春色彩。

   

▲图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实践队成员在讲解非遗花草灯课程

   

▲图为锦龙社区夏令营小朋友们在制作非遗花草灯

   

▲图为锦龙社区夏令营小朋友们制作非遗花草灯成果展示

3、粤语寻根:乡音传情,筑牢文化根基

围绕顺德陈村镇当地的文化特色、夏令营开设了粤语课程。课堂上,队员们结合陈村镇民俗特色,设计了“童谣传唱”“方言情景剧”等趣味环节。孩子们跟着老师逐字练习《月光光》《落雨大》等经典广府童谣,在“街市买餸”“邻里问候”的情景模拟中掌握日常粤语表达。从纠正发音的细微之处到理解方言背后的民俗故事,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乡音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这一课程紧扣“百千万工程”文化振兴要求,让粤语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延续地方文化的鲜活脉络。

   

▲图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实践队成员在讲解粤语课程

   

▲图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实践队成员在进行粤语课程手势舞教学

   

▲图为锦龙社区夏令营小朋友在粤语课中获得优异表现颁发奖励

4、射击砺能:精准专注,厚植国防情怀

星耀童梦实践队将射击体验融入军体课程,以安全模拟射击系统为载体,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国防教育课堂。课堂上,队员化身教官,先通过理论讲解普及“枪支安全规范”“瞄准三要素”等基础知识,再示范“握枪姿势”“呼吸调节”等实操细节,强调“枪口始终朝安全方向”的核心原则。孩子们在指导下屏息凝神,通过准星瞄准靶心,在一次次调整与尝试中提升专注力与心理素质。从初次体验的紧张到射中靶心的雀跃,孩子们在趣味实践中感受射击运动的严谨与魅力。课程还融入边防战士守疆卫国的故事分享,让孩子们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深刻理解“强国必须强军”的意义,在心中种下爱国爱军的种子,为“百千万工程”培育有担当的青少年力量添砖加瓦。

    

▲图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实践队成员在进行射击课程讲解

      

▲图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实践队成员在进行射击展示

    

▲图为锦龙社区夏令营小朋友们体验射击

 5、科技探趣:3D打印研学,点燃创新梦想

星耀童梦实践队联合3D打印工厂开设研学课程,带领青少年走进科技世界,感受前沿技术的魅力。实践中,队员们与工厂工程师共同带队,先通过动画演示讲解“数字建模—分层打印—成品成型”的完整流程,再引导孩子们近距离观察3D打印机的工作状态,触摸不同材质的打印成品。从“如何用软件画一个小房子”到“打印机为什么能一层一层‘堆’出立体物件”,孩子们围着工程师踊跃提问,在互动中解锁科技原理。最令人期待的环节里,每个孩子都用简易建模工具设计了专属小作品,亲眼见证打印机将创意变为现实。这堂研学课紧扣“百千万工程”对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要求,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探索欲,为未来种下科技兴国的梦想种子。

   

▲图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实践队3D打印工厂研学合影     

▲图为3D打印工厂讲解员在介绍3D打印的发展起源

▲图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星耀童梦实践队成员带领锦龙社区夏令营小朋友们参观生产车间

从非遗技艺的指尖传承到军体训练的意志磨砺,从乡音童谣的文化寻根到科技研学的创新启蒙,星耀童梦实践队在锦龙社区夏令营的多元课程中,将“百千万工程”文化铸魂、人才培育的部署要求转化为生动实践。孩子们在烧箔画的金色纹理中触摸传统文脉,在军体课的挺拔身姿中锻造责任担当,在粤语童谣的乡音里筑牢文化认同,在3D打印的科技光影中点燃创新梦想。这一系列课程以“实践育人”为核心,既回应了乡村振兴对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也让文化传承与科技启蒙在夏令营的生动课堂中落地生根。星耀童梦实践队用青春力量浇灌成长之花,为“百千万工程”的基层实践画卷,添上了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一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安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