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育新梦,大工学子兵团支教记

发布时间:2025-08-20 13: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恩珠·赛劳   阅读 1.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积极响应中央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大爱吾疆”实践团跨越4000公里,于2025年8月1日抵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二团,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普通话推广为切入点,面向社区居民着力破解语言沟通障碍,同时围绕边疆儿童教育需求开展支教服务。通过社区调研和教育帮扶,团队致力于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交融,助力乡村振兴,为当地社区和儿童成长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力量。

图为“大爱吾疆”实践团成员合影

推普行动,语连心通

为让推普工作贴合当地需求,实践团第一时间扎根社区开展调研与宣传。队员们每日分组社区走访,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详细记录日常语言使用习惯与学习难点,85岁的李爷爷在与队员交谈后感慨:“学好普通话,出门办事都方便多喽!” 同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广场举办推普宣传会,通过发放推普手册、现场示范讲解等形式,向居民清晰阐述普通话在日常沟通、外出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现场互动答疑环节更是点燃了居民的学习热情。此外,团队还完成百余份问卷调研,为后续推普工作优化积累了扎实数据支撑。

图为实践团与第二社区合作开展推普宣传,并向居民发放手册图为实践团成员深入社区调研,与居民交流

“大家跟着老师读,‘天山的雪,又白又亮’” 在一四二团社区支教课堂上,实践团队员正带领孩子们开展普通话朗读练习。为让语言学习更生动,团队将普通话推广融入支教全流程:通过绕口令比拼、拼字成句等趣味形式,帮助孩子纠正发音细节;创新设计 “我家乡小导游” 环节,鼓励孩子用普通话分享家乡的风景与故事,既提升了普通话表达能力,又强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图为拼字成句活动精彩瞬间


青春课堂,以心育新

除推普主线外,实践团还围绕 “青春成长” 开设多元化课程,覆盖思想引领、学业辅导、兴趣拓展等多个维度。在 “小小接班人” 特色团课上,队员用动画短片与互动问答,向孩子讲述新疆兵团精神的内涵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学业辅导课上,通过 “知识树”“错题本整理” 等形象化方法,帮助孩子梳理知识体系;手工课上,孩子将 “想当航天员”“想当老师” 的梦想折进纸飞机,奋力放飞向蓝天;舞蹈课上,队员与孩子一同学跳哈萨克族传统舞步,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图为俊俊小朋友“小小接班人”课堂上所绘制手抄报

图为多元课堂活力图鉴


此外,团队还联合当地公安部门开展安全教育,用真实案例讲解交通安全与防溺水知识;通过 “小小环保员” 游戏普及垃圾分类常识;体育课上的沙包掷准,羽毛球等合作项目,更让孩子在欢笑中学会团结协作,助力身心健康成长。

山海有梦,不负韶华

时光匆匆,如蝉鸣渐悄。从海畔到西域,这群大工青年携温柔与坚定而来,以课堂为舟,以语言为桥,在这场跨越四千公里的相遇中,与这片土地深深相拥。夏风拂过,或许会带走相聚的时光,却带不走心间的印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老人诚恳的感谢,还有所有纸飞机朝向蓝天那一刻的悸动。

图为结营仪式给孩子们发放个性化定制的“梦想启航卡”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放飞手工课自制的、承载梦想的纸飞机


这个盛夏,海风曾拂过天山,而故事,还未完待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恩珠·赛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