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博孜墩山区进入降水集中期,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攀升。为切实提升村民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近日,本团队联合辖区派出所民警,在各村组开展"防汛避险进万家"主题宣讲活动,将实用的避险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大家看,咱们村后坡的这条沟谷,一旦遭遇持续暴雨,很可能引发泥石流;村东头的低洼地带,雨水汇集速度快,容易积水成涝......"宣讲现场,团队成员叶家汐与王钢城教授结合博孜墩山区多陡坡、沟谷的地形特点,用村民熟悉的地名举例,直观讲解山洪、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和易发区域。他们还通过播放防灾科普短片,清晰展示灾害发生时的典型特征:"比如山坡突然出现裂缝、树木歪斜,或者沟谷传来'轰轰'异响,这些都是危险信号,发现后要立刻往高处跑!"
针对村民最关心的"如何躲",民警重点讲解具体避险方法:遭遇洪水时,需迅速向地势较高的屋顶、山坡转移,远离河道、低洼地,切勿贪恋财物;遇到泥石流,要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两侧山坡奔跑,绝不能顺着沟谷上下游逃窜,也不能停留在凹形陡坡处。同时,民警结合本村实际,现场公布各村组的紧急撤离路线和临时安置点,"记住,咱们村的集合点在村部广场,撤离时要走主干道,避开老房、危墙和果树密集区。"
互动环节中,村民们踊跃提问:"要是暴雨天手机没信号,咋知道危险来了?""家里老人行动慢,撤离时该咋办?"民警和团队成员逐一耐心解答:"村里的大喇叭会循环播报预警,看到村干部敲锣、摇红旗,就是紧急撤离信号""可以提前和邻居结对,年轻人多帮衬老人,撤离时优先带好手电筒、饮用水和常用药"。活动现场还发放了《防汛避险手册》《家庭应急包清单》等材料,手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标注避险要点,方便老人和孩子理解。
"以前总觉得灾害离得远,听了宣讲才知道,这些危险可能就在身边。现在知道该往哪跑、咋准备,心里踏实多了!"村民热合曼·玉山拿着手册仔细翻看,连连点头。
此次联合宣讲,将专业知识与乡土实际相结合,让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博孜墩山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加固危险区域警示标识,并组织防汛应急演练,确保汛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山区平安度汛筑牢坚实防线。
撰文 |陈旭 刘佳丽
图片 | 巴丽江.卡布勒汗 黎发铭 叶家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佳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