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学生研究会赴六安调研——精研茶脉络,勇担振兴责

发布时间:2025-08-19 22: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文静 王彩楠 方垚橦 何兴伟 陈馨语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李文静 王彩楠 方垚橦 何兴伟 陈馨语)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同时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近日,安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学生研究会三下乡实践团队正式奔赴六安市,聚焦当地茶叶产业启动深度调研。出发前,团队已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六安茶叶产业的基础数据,而此次深入茶乡,正是要将理论知识与田间地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后续形成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积累第一手资料。从会议室里的方案打磨,到茶厂车间里的工艺观察,再到茶庄的市场洞察,安农学子正以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视角解读茶乡振兴的潜力与途径。

▲图为团队参观茶厂历史农作工具 陈馨语供图

集思广益定方案 分工协作明方向

调研伊始,团队便以一场高效务实的分工会议拉开序幕。会议室里,成员们围绕“如何全面摸清茶叶产业脉络”展开热烈讨论,最终结合专业特长明确分工:3名同学组成“访谈组”,负责与商户、工人深度沟通;2名同学担任“记录组”,专注拍摄、记录关键数据与场景;另有2名同学牵头“分析组”,负责后期整理资料、梳理产业痛点。“明确分工不是‘各管一摊’,而是为了更好地协作。”队长王彩楠的话点明核心——会议不仅敲定了每日行程,更凝聚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合力。

▲图为团队开会谈论安排工作 陈馨语供图

走访茶叶门店 探寻市场销售脉络

团队一行人来到皖山云露茶业,推门而入,六安瓜片的醇厚、霍山黄芽的清鲜扑面而来,货架上整齐陈列的茶品包装各异,既有面向大众的简装款,也有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的礼盒装。团队成员与店主深入交流。店主详细介绍了当地茶叶的主打品种、定价策略及销售渠道,提到“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特色茶品不仅通过实体店销售,还借助电商平台拓展了省外市场,但物流保鲜与品牌宣传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队员们认真记录销售数据,观察店铺陈列布局,对茶叶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环节有了直观认识。

▲图为学子与茶店负责人交谈 陈馨语供图

▲图为皖山云露茶业负责人为学子介绍 陈馨语供图

深入制茶工厂 揭秘茶叶生产全过程

车间内,杀青机的轰鸣声与茶叶的清香交织,工人们正娴熟地操作着揉捻、烘干等工序。“你看这台杀青机,温度控制在220℃左右,既能杀死鲜叶中的酶,又能保留茶香。”厂长指着设备向同学们介绍。访谈组同学追着问起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记录组则聚焦揉捻环节中茶叶形态的变化,连细节都不放过。从鲜叶验收的严格标准,到成品包装前的质检流程,同学们边走边记,深刻体会到“一杯好茶”背后的匠心与科技。

▲图为黄大茶厂长带领团队参观茶厂 陈馨语供图

▲图为茶厂员工劳作场景 陈馨语供图

此次调研既是安农学子响应“三下乡”实践号召的具体行动,也是高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六安作为我省茶叶主产区,其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特色茶品久负盛名,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团队此行旨在通过一线走访,摸清产业发展现状,为后续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积累第一手资料,以青春之力助力茶乡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李文静 王彩楠 方垚橦 何兴伟 陈馨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彩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