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至16日,在学院和医院的支持下,昆明医科大学医翎凌云宣讲团前往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暨玉溪市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团队执行了问卷调研、特色宣讲及主题党日活动。在主题党日活动中,成员们学习现存的能源问题,讲述周围“两弹一星式”精神榜样人物,分析核医学应用现状,了解关于核工业与医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团队还开展“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医学类高校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调研,并与医院相关人员交流,收集了该调研课题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能源密码知多少:共探清洁能源密码
宣讲现场,宣讲团成员以“我们有多么需要能源?”切入,在场的老师同学讨论到能源可以用于日常生存、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宣讲团成员利用客观数据展开介绍,2018年地球剩余化石能源储量数据直观呈现资源紧张现状;聚焦“化石能源的环境代价”,温室效应、污染排放等问题引发医学生对健康与环境关联的深度思考。在讲解人造太阳时,宣讲团成员通过抛出问题“为什么要叫‘人造太阳’?”,通过讲解核聚变如太阳发光发热的能量逻辑,让在场的老师同学理解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的命名内涵;最后,“开发核聚变能用‘人造太阳’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展望,点燃大家对清洁能源未来的期待。
图为宣讲员讲解“人造太阳”时的场景
筑牢医者初心:聚焦精神传承与核心素养培育
宣讲团成员围绕“筑牢初心·勇担使命 向光而行”主题活动,通过讲述郑林、吴孟超、抗疫医护等榜样人物的事迹与对应精神,明确在校阶段“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协同合作、严谨求实”的核心素养,阐述未来从医“知行合一”的坚守与创新方向,并提及时代赋予医学从“治病救人”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兼顾技术创新、人文关怀、全球视野的新使命,传递医者精神传承与职业发展方向。
图为宣讲团成员介绍玉溪英杰郑林
医学生视角下的核技术:健康守护与社会责任
核技术守护世界安全,“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发展。民用核技术在工业、公共安全、医疗、农业、环保等领域应用广泛。医疗领域,核辐照灭菌、X光机、CT设备、热灌注化疗设备、医疗用放射治疗仪等为健康护航。辐射以粒子形式传递能量,天然辐射存在于宇宙射线、建筑材料等,人工辐射涉及医疗照射等。生活中电离辐射有食物、体内、空气、大地、宇宙等来源,环境监测体系通过独立监督站等保障安全。不同活动接受辐射剂量存在差异,脱离剂量谈毒性及辐射均不科学。在追求医学卓越的征途中,医学生不仅关注临床治疗,也意识到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这种技术不仅守护患者健康,还承载着社会责任。
图为活动现场大合照
从青春筑梦到使命担当,昆明医科大学医翎凌云宣讲团解码核工业与医学融合价值。宣讲团成员表示,未来将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指引,坚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信念,创新科普形式,深入更多场景开展高质量宣讲,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陆贞言 李张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张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