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青苗普语,推普筑梦”乡村振兴先锋队前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开展推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9 21: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媛   阅读 1.9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王禹心、刘媛、李燕 7月2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学院“青苗普语,推普筑梦”乡村振兴先锋队的10位普通话均二级甲等的学生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中心小学及凤凰古镇,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筑牢语言基础,推动农村地区语言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图为到达实践小学地点合照。任课老师摄

正音循古韵,习语合新声

团队朱凤琳和朱茹意两位学生从普通话定义、推广普通话的原因、普通话小故事对孩子们进行普通话的训练,帮助孩子们掌握标准发音和规范用语。当孩子们用字正腔圆的语调分享见闻,用规范妥帖的词句传递情感时,语言便不再只是工具,更成了他们认识世界、连接彼此的翅膀,带着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自在翱翔。

图为孩子们的分享。刘媛摄

诵声传雅颂,讲意透真情

团队穆阳阳、王佳怡、贺康佳三位学生通过朗诵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以及对孩子们进行《元日》等古诗词对句讲解,让文字在唇齿间流转出节奏与温度,再借古诗词对句的讲解,于平仄对仗中拆解文字的精妙。最终让孩子们在读中,慢慢养出对语言的敏感与热爱。

 图为穆阳阳同学指导孩子进行古诗词朗诵。刘媛摄

绕口令生趣,接龙语续长

团队刘媛和李燕两位学生两位学生带领孩子们开展绕口令与词语接龙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进行绕口令时,孩子们纷纷张口跟读,即便偶有发音拗口、词句卡顿的情况,也会在同伴的笑声中重整气息,再次尝试;词语接龙环节里,大家你接我续,偶有思路卡壳时,便会蹙起眉头思索,身旁的小伙伴还会悄悄提示。两位学生始终含笑注视,适时给予引导,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在轻松的互动里锻炼了口齿,也让思维在词语的串联中愈发敏捷,沉浸在语言游戏的乐趣之中。

图为李燕同学和孩子们进行绕口令小游戏。刘媛摄

个别细雕琢,言音渐清朗

对个别孩子进行普通话教育,能更细致地关注他们的发音难点。比如有的声调总读不准,就一句一句带着他们听高低起伏。慢慢地,看着他们从磕磕绊绊到越来越流利,眼里的怯懦变成自信,那些反复纠正的词句,也就成了帮他们打开更广阔交流世界的小钥匙。

图为黄佳丽同学为个别学生进行普通话指导。刘媛摄

青苗滋露色,普语带风音

团队全体成员深入乡村,走入了位于柞水县凤镇的凤凰古镇,开展了“推普筑梦”普通话推广活动,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与商户交流,了解商户们在日常经营中使用普通话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并现场开展普通话培训,帮助商户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乡音里的真诚能被更多人听懂,让古镇的故事能顺着清晰的表达传得更远。当商户们能用流利的普通话与外来的客人讨价还价,用标准的表达介绍家乡的特产与风情,这份语言的力量,便会悄悄融进古镇的烟火里,既守护着乡土的根,也撑开了向外生长的翅膀。

  图为袁存玉同学对古镇环卫工人进行普通话普及。李花娟摄

推普之路,没有终点。愿这份在三下乡旅程中种下的语言火种,能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标准的普通话成为孩子们眺望远方的窗口、乡亲们拥抱时代的翅膀。未来,他们也将继续以青春之力,在推普征程上步履不停,期待与更多伙伴同行,用声音传递温暖,用语言点亮希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3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