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把握绿色发展与传统产业创新的关系,承德医学院“冀韵乡兴 匠筑新程”社会实践服务队沧州分队于2025年8月13日前往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走进河间市申中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专业讲解与互动交流,使实践队员得以近距离观察玻璃制造全流程,深刻感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
实践伊始,实践队员在厂方技术人员的引导下,首先参观了原料存储区。整齐堆放的优质石英砂、纯碱等基础原料,构成了玻璃制造的起点。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石英砂提供玻璃骨架、纯碱降低熔融温度等关键原料的特性及其在配方中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产业园将回收的碎玻璃作为重要原料进行大比例回收利用,这一举措不仅有效降低了原料成本和能源消耗,更直观地体现了玻璃产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深入核心生产区域,实践分队重点考察了玻璃的成型工艺环节。在浮法玻璃生产线,成员们目睹了熔融玻璃液在高达1600℃的熔窑中形成,随后如液态金属般平稳流经锡槽表面,在严格控制的温度环境下冷却成型为表面平整光洁的玻璃原板,这些玻璃原板在深加工车间则通过一系列精密工序蜕变为高附加值产品。在传统工艺区,吹制师傅精湛的手艺演示了玻璃器皿成型的另一种路径,形成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的鲜明对比,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对传统制造业的赋能升级。
最后,分队成员与产业园技术及管理代表的展开座谈交流会。队员们结合参观所见所闻,围绕熔窑节能技术优化路径、智能质量检测系统的普及应用、特种功能玻璃的研发趋势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厂方代表不仅给予了专业详尽的解答,分享了行业前沿动态与实际挑战,更高度评价了实践队员的思考深度。队员们也积极分享了参观感受,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数字化深度赋能、绿色工艺推广、产品差异化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想法。
沧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玻璃产业基地,河间市申中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实践是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缩影。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深入产业一线、触摸工业脉搏的宝贵机会,更搭建了产学互动的桥梁。通过亲身体验,青年学子们深刻领悟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增强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自觉性,努力在未来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刘程磊 吴思凝 董雨鑫 李炜清 方泽盈
图片:李炜清 方泽盈 姬梦悦
审核:刘程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程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