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职业学院“青为”志愿服务队远赴小坡村点燃青少年科技好奇心

发布时间:2025-07-29 17: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宇君豪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当 AI 智能体(AI Agent)成为2025年科技领域的“顶流”,如何让青少年真正触摸到这股前沿浪潮?在开展三下乡推普志愿服务活动中,“青为”志愿服务队用一场精心策划的科普活动,给出了独特答案。不同于传统讲座,这场活动从筹备到开展,每一个环节都藏着“惊喜”。

图为“青为”志愿者与青少年们合照 宇君豪供图

为了让科普更接地气,志愿者们提前几天就在清镇市小坡村进行了走访调查,和孩子们聊天摸底。“他们对智能的理解停留在会交谈的机器人,却不知道背后的逻辑。”更在沟通交流中,感受到了他们的普通话还是带有方言的味道。于是志愿者推翻了原本的方案,改用“普通话与智能体”结合串联起整场科普活动。 

图为“青为”志愿者走访调查 宇君豪供图

开始,志愿者借助 PPT 向青少年科普智能体的逻辑思维,并运用打比方的方式助其深化理解:人类的逻辑思维具有灵活性,如见乌云既可联想到 “即将下雨”,亦可联想到 “乌云似棉花糖”;而 AI 的逻辑则更类同于 “复杂的数学题”,其一切运作皆以规则、数据与计算为基础。

图为“青为”志愿者给青少年耐心讲解智能体 宇君豪供图

图为PPT中逻辑思维部分 宇君豪供图

随后,志愿者依托九天大模型开发平台,现场指导青少年制作 “普通话小助手” 智能体。这一过程不仅让青少年掌握了智能体开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亦针对性地解决了普通话纠正问题。活动期间,借助所开发的智能体,志愿者与青少年共同对贵州地区颇具代表性的 N 和 L 发音难题进行了有效矫正。

图为“青为”志愿者给青少年利用智能体纠正发音问题 宇君豪供图

图为普通话小助手智能体 宇君豪供图

最后,活动尾声的“时空信箱”环节,青少年们写下对 2035 年 AI 智能体的提问。“那时的智能体能帮爷爷奶奶恢复记忆吗?”“智能体它会有感情吗?”这些稚嫩的字迹被封入特制信箱,将由“青为”志愿服务队联合本校 AI 智能体实验室共同回信。

这场没有复杂术语的科普,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对科技的向往。当普通话遇见智能体,不仅是技术与语言的简单叠加,更是一场关于沟通效率与人文温度的深度融合。“青为”志愿服务队也计划将这种互动模式推广到更多社区,让推普与科技结合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宇君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