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喻婧)7月18日上午,在通山县厦铺镇戒毒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几张普通的彩纸,在大学生志愿者灵巧的指尖翻飞、折叠,竟神奇地变成了一只只鼓着腮帮、仿佛随时会蹦跳起来的“吹气小兔”!近日,在厦铺镇的课堂上,湖北大学小书童支教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精心策划的“指尖魔法·吹气小兔”趣味折纸课,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欢笑与惊喜的手工艺术体验,让安静的教室瞬间成为欢乐与创造的海洋。
▲图为志愿者教学折兔子(喻婧 摄)
课堂伊始,志愿者们首先展示了栩栩如生的“吹气小兔”成品。只需对着折好的小兔子底部轻轻一吹,它便立刻“元气满满”地鼓胀起来,憨态可掬的模样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热情。在志愿者耐心细致的分步讲解与手把手指导下,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从对角折叠压出中线,到翻转折出耳朵雏形,再到最后关键的“吹气”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看,小兔子鼓起来啦!”孩子们兴奋地向同桌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孩子们相互比较着谁的小兔耳朵更挺拔、谁吹得最有力让兔子“更胖”,教室里充满了稚嫩的惊叹声、欢笑声和此起彼伏的“呼呼”吹气声。原本普通的彩纸,在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灵巧的小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图为孩子们为小兔子画眼睛(喻婧 摄)
“这不仅仅是一堂手工课,”负责本次课程的志愿者解释道,“通过‘吹气小兔’这种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折纸活动,我们希望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几颗种子:动手实践的种子,让他们体验从无到有创造的成就感;专注与耐心的种子,在一步步的折叠中学会坚持;空间想象力的种子,理解平面到立体的奇妙转换;当然,还有最直接的——快乐和自信的种子。看到他们完成作品时闪闪发亮的眼睛,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合照(喻婧 摄)
对于地处的厦铺镇戒毒所社区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艺术课堂尤为珍贵。它打破了常规教学的边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丰富了乡村儿童的文化艺术体验,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创造美好的内在动力。
一张纸,一只兔,一堂课,承载的是支教大学生们用知识与热情反哺乡村教育的初心,也是为乡村儿童打开一扇看世界、爱生活的趣味之窗。当一只只鼓着气的彩色小兔在孩子们手中诞生、跳跃,那份纯粹的快乐和瞬间被点亮的创造力之光,正是支教行动最动人、最富有生命力的注脚。这堂充满童趣的折纸课,如同夏日里一阵清风,不仅“吹”活了灵动的小兔,更“吹”动了孩子们心中对艺术与未来的无限憧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孜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