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童心温暖相遇——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大学生团队赴乡支教

发布时间:2025-07-19 18: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孔幸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孔幸)7月16日至17日,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乡行记·青春力行团"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走进云浮罗定素龙街道中心小学,用两天的支教时光,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程,也在彼此心中种下了温暖的种子。

以心备课,只为初见时的精彩

为了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意义,实践队的队员们早在出发前就开始精心筹备各自的课程。从课程内容的反复打磨,到教学道具的细致准备,再到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大家分工协作、集思广益,只为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呈现最生动、最实用的知识。教案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教室里提前摆放整齐的教具,都藏着队员们对支教的认真与期待。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认真备课

传知,让热忱与好奇共赴学海

支教课堂上,队员们围绕"五育融合"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篮球课上,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感受运动的快乐,汗水里闪烁着活力的光芒;心理课上,老师用轻松的游戏引导大家说出心里话,教会孩子们接纳自己、理解他人;口才课上,老师设计了简单的情景对话让大家分组演练,孩子们用逐渐流畅的表达传递想法,自信在技巧的提升中悄然生长;礼仪课上,孩子们学着拱手行礼、微笑问候,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举止间萌芽;手工课上,扭扭棒、彩色黏土、彩纸在指尖翻飞,创造力在动手实践中绽放。

▲图为支教课堂上孩子们参与各类课程的场景

课堂上,老师们是耐心的引导者,用鼓励的眼神回应每一次举手,用温柔的话语解答每一个疑问;孩子们是好奇的探索者,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吸收知识,小手举的高高的分享想法,教室里的笑声、掌声、讨论声交织成最动听的旋律。

▲图为老师耐心指导孩子们

以爱为壤,让陪伴与成长悄然绽放

两天的相处,让师生间的情谊悄然升温。下课时,孩子们围在老师身边分享小秘密;离别前,一张张写满祝福的纸条塞进了队员们的口袋。而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更是这场相遇最珍贵的纪念——用扭扭棒拧出的"菠萝小挂件",黄绿相间的螺旋里藏着细致的耐心;缠绕成圈的"手环",每一圈扭转都带着对美的向往;彩泥捏成的晴天娃娃,圆脸蛋上的眉眼弯弯,系着飘带轻轻摇晃,仿佛能吹散所有烦恼;对角翻折的郁金香,尖顶藏着认真,花瓣弧度里裹着温柔;层层翻折的百合花,边缘微卷如自然绽放,花茎捏得紧实,藏着不放弃的韧劲;还有一碰就左摇右晃的摇摆小人,多彩纸条拼出的童趣,藏着孩子们最纯粹的快乐。

▲图为孩子们专心制作手工作品

▲图为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展示

孩子们的每一件作品都不算完美,却都带着独一无二的心意。他们在动手创作中体会到成就感,也让队员们看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用陪伴唤醒潜力,用热爱点燃成长。

两天的支教时光短暂却深刻。对于"乡行记·青春力行团"的队员们来说,这是一次将理论融入实践的成长之旅,也是一场用青春温暖童心的爱心接力;对于素龙街道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接触新知识、打开新视野的奇妙体验,也是一段被陪伴、被鼓励的美好回忆。

▲图为支教活动结束后师生合照留念

青春的脚步不会停歇,教育的温度始终传递。这场盛夏里的相遇,不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让实践队的队员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力行"的意义。未来,愿这份温暖延续,让更多青春力量走进乡村,用爱与知识陪伴孩子们奔赴更灿烂的明天。(通讯员:孔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孔幸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