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深化仪式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2025 年 7 月 2 日,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长风三线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国家级工业遗产长风化工厂(三线建设国防化工230工程),对厂内18位职工进行深度访谈,深入走进三线建设历史,深刻领会“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图为长风三线建设展览馆。杨磊 供图
长风化工厂作为国家级工业遗产,是三线建设时期重要的军工配套企业,其老厂区保存完整,是重庆保存最完整的工业遗址之一,如今已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工业文旅于一体的多元实践基地,在工业历史研究和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图为长风化工厂旧厂厂区。杨磊 供图
本次口述采访以“弘扬与传承三线精神”为主题,预计采访60人,旨在深入了解长风化工厂一代、二代、三代的三线建设记忆,旨在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中,进一步体悟了三线精神红色工业文化。在对 18 位员工的深度访谈中,三线历史建设中涌现出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老职工们受国家号召分配奔赴此地,怀着坚定的信念主动留驻于此。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三线建设者。杨磊 供图
夏主任是长风化工厂的高级工程师,在长风化工厂工作四十余年。自1984年进入长风化工厂以来,经历了“三线建设”的尾期和国企改革的初期,也见证了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崛起。在采访过程中,团队记录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长风故事,比如 “抗洪水,保军工” 和 “三个月的艰难期”。夏主任强调,三线建设者们面对自然灾害与企业困境时坚忍不拔的决心,,长风厂之所以能发展至今并保持平稳态势,核心“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夏主任。 杨磊 供图
三线精神是三线建设者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曾支撑三线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至今仍为国家发展提供着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动力。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长风三线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长风化工厂口述访谈调研深入探寻了中国红色工业几代建设者的不同传承与记忆,解密三线精神的传承密码,让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汤钊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