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 罗锦凤)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因父母长期外出工作而生活在远离亲情的环境中,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留守儿童”。他们的世界或许充满了孤独和渴望,但知识的力量能够缩短这种距离,为他们带去心灵的慰藉和成长的力量。本次课堂主题“中华经典诵写讲,汉字推普形声扬”,正是以这种力量为出发点,旨在为留守儿童带去他们所不了解的知识,同时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中,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资源的匮乏,他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相对较少。而中华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哲理,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在课堂上,实践队员精选了《论语》等经典著作,通过诵读、讲解和互动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实践队员们鼓励他们大声朗读,感受文字的韵律和节奏并引导他们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领悟古人的智慧。通过这些活动,小朋友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更能够在心灵上得到滋养和成长。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也是小朋友们学习语言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留守儿童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很多孩子的汉字水平较低,甚至存在读写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践队员特别设计了“汉字推普形声扬”的教学环节。
实践队员讲述字体演变史。余林盛 摄
在这个环节中,实践队员首先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讲起,让小朋友们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教授小朋友们汉字的笔画、结构和发音,让他们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最后,实践队员们组织小朋友们进行书写练习和朗读比赛,让他们通过实践,提高他们自己的汉字书写和阅读能力。
小朋友们在练习书写含“仁”字词语。顾鑫焱 摄
通过这个过程,小朋友们不仅能够学习到汉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能够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激发了小朋友们对语言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除了知识的传授外,实践队员更加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爱护。在课堂下,实践队员们用心倾听每一个孩子的故事和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和疑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实践队员与他们共同分享快乐和悲伤,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和依托。
此外,实践队员们还带领小朋友们开展各种课外游戏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更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了支持和陪伴。通过这种方式,实践队员们希望能够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实践队员带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余林盛 摄
本次课堂主题“中华经典诵写讲,汉字推普形声扬”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诵读经典、学习汉字等活动,实践队员不仅为留守儿童带去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队将继续秉持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为更多的留守儿童带去温暖和知识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锦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