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 乔伟丽 余依桐 詹佳玟 钟佩思)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2024年7月15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计”忆青春,“乡”约盛夏实践队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开展主题为“探寻非遗文化足迹,新媒体‘绽’乡村魅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紧密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所学专业知识,采用线下实地考察与线上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AI支教”“新媒宣传”“走进非遗”等系列实践项目。
AI赋能教育,支教点亮希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实践队来到了成田镇西岐学校,开展“AI点亮成田非遗”爱心支教活动。
实践队成员向孩子们演示AI技术 余柯楠 摄
在课堂上,实践队成员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实操,将现代科技人工智能技术(AI)与成田当地非遗文化相融合,借助AI等新媒体技术为乡村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课。
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 詹佳玟 摄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本次课堂激发了他们对AI技术的兴趣,让他们对现在的科技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此次爱心支教活动,实践队成员将继续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挖掘其内在价值,同时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成果。
穿越数字迷雾,绽放文旅魅力
无人机航拍成田景色 吴泽波 摄
实践队凭借卓越洞察力与专业素养,以敏锐的镜头捕捉到了诸多令人动容的瞬间,还凭借无人机航拍与地面跟拍等前沿摄影技术,深入探索成田镇文旅产业,精心摄制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素材。
这一系列素材,不仅展现了“侨乡水韵文化带”的深厚文化精髓与精神底蕴,更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力与创新精神。
之后,实践队运用精湛的剪辑手法和富有创意的叙事方式,将这一系列素材串联成一部特色文旅宣传片,全方位展示成田魅力所在,展现成田魅力,助力成田文旅发展。
走进成田非遗,开启“对话”之旅
此行的第一站,实践队走进东盐粿品工坊,见证了传统美食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
东盐村,静谧中蕴藏世代粿艺精髓,2023年非遗粿品工坊应运而生,成为乡村振兴的“试验田”与潮汕文化宣传的“新舞台”。
实践队与当地负责人了解交流 钟佩思 摄
实践队成员观摩粿品制作过程 李佳淇 摄
工坊负责人向实践队详述了粿品的制作过程和历史渊源,强调其工艺讲究,从选材到制作均需严格工序。其后,实践队参观了工坊师傅们制作粿品的过程,感受到师傅们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热爱。
实践队对许少鹏老师进行采访 余柯楠 摄
此行的第二站,实践队走进大寮嵌瓷工艺社,亲身感受嵌瓷工艺的魅力,并采访了大寮嵌瓷非遗传承人许少鹏。
通过深入交流,实践队成员不仅领悟到了嵌瓷工艺的独特魅力,还深刻体会到了匠人精神的价值与内涵。
走进大寮“对话”百年嵌瓷,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这里,实践队不仅欣赏到了亮丽的工艺品,更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也看到了它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大寮的嵌瓷艺术,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
开展实地调研,弘扬传统文化
实践队成员走访调研 徐浩珊 摄
实践队赴大寮村开展实地调研,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为传承嵌瓷非遗文化开辟新路径,让传统文化瑰宝焕发新生,迈向国际舞台。
调研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深入大寮村的千家万户,了解他们对新媒体的认知及对嵌瓷发展方向的看法。
寻梦影坛先驱,探访郑正秋故居
刘畅书记带领实践队参观故居 余柯楠 摄
在上盐村第一驻村书记刘畅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郑正秋故居。故居内通过全息投影、油墨投影、史实资料等展陈方式,并且设有互动装置,全方位展示了郑正秋的生平及成就。实践队成员身临其境地感受郑正秋的电影人生,了解他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卓越贡献,再次领略到先贤的风采。
国家资助政策乡村行
实践队成员向村民们宣传资助政策 王嘉淇 摄
实践队经多方调研了解了当地村民年龄情况、家庭成员等具体情况。为使国家资助政策真正触达每一个需要的家庭,实践队实施进村入户宣传,现场提供面对面的政策解读和答疑服务,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楚地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
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为期八天的“三下乡”行动不仅让“计”忆青春,“乡”约盛夏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深入了解到了成田镇当地的发展现状,更是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锤炼了品格。他们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发展建设成田社区,弘扬成田非遗文化,乡村振兴注入自己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柯楠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