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溪河畔绿意浓,志愿之心福善通

发布时间:2024-08-10 12: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董玉银 高萌   阅读 9.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高萌)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猇亭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绿环乡”志愿队在区团委负责人韩思丹、学院分团委书记李妍的带领下赴猇亭区福善场村深入考察并亲身感受善溪河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2024年7月17日上午,当志愿者们抵达福善场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善溪河清澈见底的河水,波光粼粼,河岸边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妇人浣衣,白鹭畅游。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情格外舒畅。在福善场村团委书记周洋书记的引领下,志愿团队沿着善溪河河畔开始了此次意义非凡的参观学习之旅。他们将深入了解福善场村的发展历程、生态保护措施以及乡村振兴的成果,为今后的志愿服务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图为福善场村妇人浣衣。

周洋书记为志愿团队详细地介绍了治理工作的多项举措。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善溪河的污染问题,政府首先加大了对污染源的管控力度。严格关停拆除污染主体,如周边的工厂、养殖场。同时,加强了对农村生活污水的集中治理,建设了完善的分散式和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杜绝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在治理过程中,生态修复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在善溪河两岸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植被,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投放了适宜的水生生物,应用“贝鱼草”生态净化技术工艺,构建了完整的、独特的水生态系统,提高了多处堰塘的自净能力。为了确保治理成果的长期巩固,福善场村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河长+”机制。成立了专门的河流巡逻队,定期对善溪河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另外,加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让大家自觉地参与到河流的保护中来。正因如此,福善场村凭借在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方面的出色表现,荣获了 2014 年至 2016 年“省级文明村”的光荣称号,还斩获了 2019 年至 2022 年“市级文明村”的殊荣,这些荣誉是对福善场村全体努力的最好肯定。

 

图为周洋书记讲解污水处理设施。

据悉,福善场村是典型的纯农业村,因全村均规划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致使集体经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村民的收入主要依赖外出打工。近些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委综合考量多方意见,运用多种智慧与策略,以水源地保护为切入点,规划绿色经济发展。当下,村委探索的路径从道路美化、厕所革命,到美丽庭院提升以及山水农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旨在先使空气更为清新、让村庄越发美丽、令村风愈加文明。而后通过全村经济转型升级,将传统的柑橘种植转变为花卉苗圃种植,并发挥福善场村的区位优势,谋划民宿经济发展,使福善场村富裕起来,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在参观活动圆满落幕之际,周洋书记与“化绿环乡”志愿团队的成员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志愿者们积极发问,周洋书记逐一解答。他不仅细致入微地阐述了福善场村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所依托的宝贵经验,还针对村庄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独到见解。周洋同志坚定地表示:“在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河流保护的工作力度,不断探索和完善治理措施,力求使善溪河的水质更加清澈、河畔景色更加宜人。同时,我们还将注重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进步。为长江的治理贡献绵薄之力。”整场座谈会氛围热烈融洽,志愿者们无不表示收获颇丰。

 

图为周洋书记与志愿者们开展座谈会。

此次关于福善场村流域综合治理的调研活动,既是“化绿环乡”志愿团队的成员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踊跃响应,也是他们践行社会责任的切实体现,这使志愿团队的成员们深受启发与鼓舞。在福善场村的调研中,团队成员不但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更深切体会到了生态治理对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王帅康表示:“我将以此次活动作为重要契机,怀着满腔的热情与坚定的决心,踊跃投身于环保事业当中。”他们深知个人的力量虽渺小,但汇聚起来便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他们愿用实际行动,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参与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中国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祖国的大地处处展现出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迷人画卷。

 

图为周洋书记与志愿团队成员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玉银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