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传韵志愿行,科普入村筑食安

发布时间:2024-08-08 18: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欧洛欣   阅读 8.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欧洛欣) 为增强乡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助力推动乡村健康建设,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红林传韵突击队于2024年7月18日前往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甘来村为当地20余名村童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儿童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签订契约,遵守纪律

活动开始前,杨柑镇社会工作者先针对即将开展的“安全记心中‘童’心护成长”小组系列活动进行讲解,通过便利贴书写拉近互动,引导村童共同制定和自觉遵守小组纪律,提高了村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村童参与互动

 社工讲解小组活动细则

    安食科普,毒类明辨

队员通过文字讲述、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三种形式,向村童们强调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了中毒食物分为:细菌性及真菌性食物、化学性食物、有毒动植物食物、特定环境下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四类,并联系生活实际分类举例,如:未煮熟的豆角、未煮透的豆浆、发霉的大米、有毒的河豚等,加深村童的印象,提高村童食品安全意识。

村童观看科普视频

村童专注听讲

    防街食隐患,学自救之道

队员通过展示图片和列举生活实例,向村童们揭露了六大街边小吃和流动摊贩隐藏的危害:包括烧烤类、麻辣烫、炸鸡翅、油条油饼、臭豆腐、包子。这类街边小吃深受大家的喜爱,吸引了部分不良商家通过使用不良原料、添加化学药剂、添加成瘾物质等手段降低成本,从中获取巨大利益,但这种不法行为极其危害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生活,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加强辨别能力。此外,餐饮类流动摊贩在加工食品时不能完全保证其卫生程度,污染环境的同时还会危害消费者健康。

在宣讲中,队员还巧妙地以罂粟为引子,深入到了毒品教育的领域,对村童的毒品知识储备进行了考察和补充,这无疑是对村童安全教育的一次重要升级。队员发现村童对于当代新型毒品类别有一定认识基础,这反映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在毒品预防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开始显现成效。

队员进行街边小吃大揭秘

    智选健康食,趣伴成长路

队员通过“击鼓传花”的小游戏和知识问答小活动增进队员和村童的感情,吸引村童的注意力。

随着宣传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村童积极参与问答活动,认真学习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分类、预防食物中毒的举措以及中毒后自救方法的内容。宣传过程中多处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和实物认知活动,及时加深村童的记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宣传活动接近尾声时,队员和村童先后进行了“你划我猜”、“3的倍数”和“萝卜蹲”三种互动游戏,最后在欢声笑语中为活动画下句号。社工和队员对本次活动中各村童的积极参与给予了鼓励和表扬,并为每一位参与活动的村童发放了准备的零食进行奖励,并进行合影留念。最后,社工和队员叮嘱各位村童雨天回家要注意安全。

宣传队员进行互动问答

 社工、宣传队员、村童进行互动游戏

 社工、队员、村童进行识别食品标码互动1

社工、队员、村童进行识别食品标码互动2

队员给村童讲解知识

本次宣传活动在社工、村童和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充分展现了杨柑镇政府科普宣传工作的显著成效,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于基础素养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此外,这也彰显了社工和队员们的专业素养和饱满热情。队员们相信,之后的突击队会传递接力棒,继续以创新方式传播知识,在各方的努力下,乡村的振兴之路一定会更加宽广。

在这次活动中,队员们的做法非常全面且富有成效。他们不仅关注了村童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提醒他们远离潜在危险的街边食品,

社工、队员、村童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欧洛欣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8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