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千万工程” 追寻“科技脚印”

发布时间:2024-08-06 20: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骆晨辉   阅读 2.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骆晨辉)十八大以来,浙江不断把“千万工程”推向纵深,绘就”和美乡村“共富画卷。为深度挖掘“浙”里“千万工程”背后的人文精神与物质条件。6月26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红色GIS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转基因基地开展调研,了解并深入学习了该育种基地的建设情况、种植方式、运营结构和经济效应。

在基地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实践团成员深入基地,考察基地各种现代化农业种植模式与新兴技术。除南瓜、蒲瓜、生菜等传统农作物的利用汽雾栽培、水培等新型栽培技术的应用外,基地同时引进新品种葡萄、樱桃、百香果等经济作物的新型栽培以及观赏性鱼类的密度育种,实现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生动植物的多丰收。实践团成员在考察的过程中了解到,基地除基本的栽培、转基因实验外,还规划了定期观赏、采摘农业的形式,旨在为学生和游客提供一个亲身体验现代化农业产业的机会,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农业科技的魅力和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这种形式,基地不仅加强了游客对现代农业的认知,也为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负责人员同时表示:“未来的农业将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土壤、水分、阳光的依赖,而且会更加规模化、自动化。”其中气雾栽培技术的资源高利用模式有别于常规的无土栽培,预计会成为将来的主导技术。

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转基因基地一直以高度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专门安排工作人员深入对接相关转基因试验项目,并不断完善转基因试验基地的安全设施建设,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农林学子,应深入了解“三农”、体验生产实际、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课堂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意识、牢牢筑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切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图/朱喆明

文/彭君娴

审核/邱树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骆晨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