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网云浮8月2日讯(通讯员 郑雅菁)为了深入调研当地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传递国家与高校资助的温暖力量,2024年7月30日,佛山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衿致远”实践团,深入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里洞镇,以“资助育人青春行,励志笃学启新程”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里洞镇资助对象的相关资料与基本执行情况,实践团成员与里洞镇副镇长李剑锐进行了一次会谈。在交谈中,李剑锐副镇长表明,在里洞镇人民政府的相关调查中发现仍存在许多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没有继续念书,大力宣传国家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刻不容缓,且应持续加强。
图为李剑锐副镇长在回答“青衿致远”实践团成员的问题,成员们仔细倾听与记录。 刘燕平 摄
这一天是里洞镇当地的集市日,许多村民来里洞镇人民政府门口赶集,是宣传国家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大好时机。“青衿致远”实践团早早地在镇政府门口布置好摊位,开展别开生面的“资助育人青春行,励志笃学启新程”摆摊活动。此次摆摊通过资助知识问答、资助政策咨询、资助申请模拟、资助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并通过与非遗漆扇体验制作活动相结合。摊位上,一张张精心设计的海报讲述着国家资助政策的故事,一本本《资助政策手册》静待着每一位需要的人翻阅。摊位一开始便吸引到许多村民的注意,人满为患。
图为“青衿致远”实践团成员在资助摊位向学生家长和学生讲解国家和高校资助政策。 廖艺 摄
实践团成员们在摊位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活动,也不乏有成员远离摊位,在街边向村民们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同学,你了解过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吗?”“阿姨,我们这里有关于贫困学生资助的详细介绍,您可以看看。”实践团成员们身着统一的绿色马甲,面带微笑,热情地向过往的村民介绍资助政策,解答他们的疑问。
图为“青衿致远”实践团成员在向路过的村民介绍资助宣传政策。 廖艺 摄
在摆摊的过程中,队伍中的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大使向群众讲述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故事,“记得我刚上大学时,也曾因为经济压力而迷茫过,但正是国家的资助政策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团队生资助政策宣传大使动情地说,“我希望你们也能像我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用知识改变命运。”
除了集市上的宣传活动,实践团还组织了入户调研,将关爱与帮助直接送到受助学生的家中。他们分组行动,带着问卷和访谈记录本,穿梭在乡间小道上,走进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的家庭。在入户调研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遇到了一位性格内向却成绩优异的高中生。其父母都在外打工,家庭条件艰苦,居住环境恶劣。然而,在谈及学习时,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国家的资助政策让我有了继续求学的机会,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他的话语质朴而有力,深深打动了“青衿致远”实践团的成员们。通过入户调研,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收集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更深刻体会到了贫困学子求学路上的不易与坚持,以及国家资助政策对他们的重要意义。
图为“青衿致远”实践团成员在进行入户调研,向当地群众发放资助调研问卷。刘燕平 摄
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青衿致远”实践团的成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踏上了归途。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他们对国家的资助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与温暖。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资助育人’的真谛。”实践团团长吴明(化名)感慨地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更多的贫困学子带去希望与光明,让他们的青春之路更加宽广。”
展望未来,“青衿致远”实践团将继续秉承“励志笃学、服务社会”的宗旨,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模式,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只要坚持不懈,未来就一定可期。
在里洞镇的这片热土上,“青衿致远”实践团的足迹虽已远去,但他们留下的爱与希望却如同种子般生根发芽,激励着更多的青年学子勇往直前,用知识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更是一场关于青春、梦想与责任的深刻洗礼。
图为“青衿致远”实践团成员在里洞镇人民政府门口大合照。 刘燕平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丘雪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