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王晨旭)
中药大展经纶,乡村迈向振兴
亳州,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自古以来便于中药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亳州中药材产业不仅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本草振兴,富农强村”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安徽省亳州市,展开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调研了亳州中药的起源、种植与发展。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对乡村振兴和中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亳州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国要材生产基地,其中药材种植面积广泛,品种繁多,质量上乘。在大周村,团队进行了宣讲,在宣讲过程中,村民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盼,我认识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亳州中药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亳州正积极发挥中医药材的产业优势,推动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中药材的市场竞争,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亳州注重中药材种植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有效保护了乡村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不仅如此,中药材产业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连,通过三下乡活动,团队宣扬了中医药文化、普及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同中医药文化。这种文化传承不仅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
随后村干部刘文伟老师带领团队在田间认识了各式各样的中药作物以及中药的外貌、习性,如种植周期、市场需求等。我意识到在新的机遇下,必然少不了新的挑战。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民种植中药材的收益逐年增加,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但是种植难度高、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产业链不完善、价格波动剧烈以及标准欠缺等问题仍制约了中药材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这些知识的注入为团队带来新的认识,因此,振兴中药迫在眉睫。
图为大周村后备干部刘文伟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带领团队了解中药材外观及特征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山东艺术学院 东浩楠 供图
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有责任学习、传承并弘扬中医药文化,并思考缓解问题的方法,例如强化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加强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督体系,及时公布市场信息和价格预警,制定统一的种植、加工和质量标准,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希望这一瑰宝在未来的长河中始终绽放绚烂的光辉。
团队在次日来到中医药文化馆,文化馆分为亳州厅、华佗厅、神农厅。亳州厅了解到亳州中药材的发展史,亳州被誉为“中药之都”,有着1800多年的中药种植、加工、贸易历史。这个地区不仅是神医华佗的诞生地,而且还以中药材的种植和贸易而闻名。华佗厅则聚焦于华佗的生平及医学成就,亳州作为华佗的故乡,这个展厅展示了华佗的医学成果,包括五禽戏的发展。五禽戏作为一种古老的健身方法,被认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神农厅了解了神农时期对亳州中医药发展的促进作用。随后团队对夏克平老师进行访谈,夏老师向团队介绍气功并教授五禽戏,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的预防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次三下乡活动也在这里画上圆满的句号。
图为夏克平老师讲授并带领团队成员学习五禽戏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山东艺术学院 东浩楠 供图
三下乡活动的结束并非我对中医药热情的终点,在这里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骄傲与自豪,我深刻感受到了中药材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魅力。尽管中药材产业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有吾辈优秀青年积极投身,必将翻越万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中药材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成功。我相信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药材产业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图为团队成员与夏克平老师在中医药文化馆合影留念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山东艺术学院 东浩楠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晨旭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