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学子下乡行,普语助力乡村兴|塔里木大学推普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22 17: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丹丹   阅读 75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张丹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推广普通话,共话中华情实践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阿纳库勒乡、夏马勒乡组织开展“胡杨学子下乡行,普语助力乡村兴”系列活动。

在活动开始前,“推广普通话,共话中华情”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针对当地少数民族基层干部、青壮年农牧民的语言使用情况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访谈活动。实践团了解到,当地的基层干部、青壮年农牧民都有强烈的意愿想要说好普通话,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普通话的普及率相对较低,给他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些现状以及实践地的需求,实践团制定了详细的普通话推广计划。将实践团分成两个服务队:赴喀什地区巴楚县阿纳库勒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对基层干部围绕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普通话测试题等多个方面进行授课;赴喀什地区巴楚县夏马勒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对青壮年农牧民围绕日常生活用语等内容进行授课。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塔里木大学)副主任肖涛教授在实践团出行前说道:“希望你们秉持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牢记敦品励学、格物致知的院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和推广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促进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教学活动中,团队重点采取学员自学,领读跟学,总结反思,模拟还原等方式对参训学员逐一进行指导,鼓励学员张口说、大声说。此外,团队成员还根据不同培训成员的基础落实一人一策,采用示范法,归类法,回顾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参训学员的记忆,有效提升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

“我们结合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整理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还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帮助学习普通话。”实践团负责人张丹丹说道。

在当天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学员清理田间杂草、摘收成熟的杏子。一位学员说道:“特别感谢塔里木大学的学生们,这么远来不仅教我们说普通话,还帮助我们干活,之后我要认真学说普通话,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此次活动,实践团还为当地带去了《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宣传册。团队成员宣讲并帮助学员了解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提高他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

胡杨学子下乡行,普语助力乡村兴。在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始终秉持胡杨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普通话教学中,参训学员从“不敢说、不会说”到“敢说、想说、能说”,从“个人学习”到“带孩子一起学习”,阿纳库勒乡和夏马勒乡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推广普通话,共话中华情”实践团将继续做好普通话推广工作,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张丹丹 摄:推广普通话,共话中华情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媛媛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