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刘雨)2024年7月11日至7月18日,一群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蒲江县铁牛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4年7月11日,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齐聚铁牛村,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农村普及了现代化知识以及新兴的卫生作风。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大学生对乡村生活的了解,更促进了城乡交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
语言是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普通话是适合全体中国人民彼此交流的语言。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的大背景之下,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是推动广大乡村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我们在铁牛村实践活动第一站选择进行普通话推广活动。
11日当天,志愿者在铁牛村先进行了普通话宣传的活动。大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街头巷尾,与当地村民普及普通话知识。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语,有促进社会交流交往,提高教育质量,传承中华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减少歧义和误解等意义。因此说好普通话,提高普通话在乡村中极为重要。
本次普通话推广活动,通过随机采访村民,以采访提问的形式加强其对普通话的了解。
通过本次普通话普及活动,志愿者发现铁牛村中普通话使用呈现年轻化,村里老一辈人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太懂,而中年人在有进城务工的经历,所以能听懂普通话,并且会说一点。村里的孩子从学前到中前的几乎都会说普通话。
在采访群体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大多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但是他们还是积极配合志愿者们的工作,虽然农村普通话的推广有点困难,但是“推普”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不能忽视。
本次推普活动在全体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及铁牛村村民共同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请说普通话"在铁牛村村民心里扎下了根。大家意识到说普通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未来发展中是有多么的重要。同样也更加明白了推广普通话这项活动存在的深刻意义。
除了进行普通话推广的活动,志愿者们还在当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铁牛村是一个具有十分具有特色的乡村。依托柑橘,猕猴桃等果农经济,走当地特色乡村振兴路线。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当地柑橘经济发展模式,志愿者们先来到当地的乡村会客厅和丑美生活馆。
丑美阿柑围绕一颗柑橘展开,将一座果园变成了产业融合实验室。从一产鲜果,二产阿甘家族产品,再到三产的乡村会客厅千方百计的创造从而提振绿色生产力赋能生态价值转化。
除了柑橘产业,当地还发展渔业。在铁牛村的实地调研中,志愿者们深入了解了该村所采取的乡村振兴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铁牛村积极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将渔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当地鱼塘众多,有许多外地人来农家乐和民宿度假钓鱼。
志愿者们随机采访了正在钓鱼的小孩。询问他们在此农家乐和钓鱼体验如何,他们纷纷表示这种第一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十分具有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儿,既有自己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又充分发展了乡村经济。
经过走访活动之后,志愿者们在当地所居住的民宿中,开展会议讨论走访了解的情况,复盘收获的成果。
志愿者们了解到当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模式,成为铁牛村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为铁牛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如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使整个村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部分农家乐经营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另外,宣传推广力度也有待加强,以吸引更多的客源。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且积极提出建议。首先由专业人士加强对农家乐经营者的培训和指导,规范经营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住宿条件等等。同时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铁牛村第三产业的推广宣传。
三下乡志愿者实践团以走访农家乐为契机,在了解国家乡村振兴实际情况的同时,也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共享美好生活。 除此之外,我们认识到广大青年学生作为新时代建设的主力军,要积极的投入国家建设的队伍中,积极的建言献策,实地走访,实事求是为建设美丽富饶的乡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宇航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