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7月20日讯(通讯员 石朝鑫 罗凌奕)在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垃圾分类成为了一种迫切需要的环保行动。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而应当一种意识里责任的担当,不是要我垃圾分类而是我要垃圾分类。通过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丽和可持续的世界。7月6日,烟台大学“绿色千里行”队伍响应国家垃圾分类的号召走进了青岛市洛阳路街道郑州路社区,向绿而行,将理念转变为行动。
红色引领,绿沃家园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始终贯彻着近年来的发展。7.6日下午3时,实践队来到了郑州路社区。踏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被墙上的“党建+”所吸引,据社区负责人介绍说:“‘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是郑州路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推行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创新型党建品牌。”
随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菜果果博物馆”,在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红色千里,绿沃家园”活动的照片,“郑州路社区作为青岛市首批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以党员为先锋,动员社区居民和社区共建单位一起参加到打造生态花园的活动中来。”我们在照片墙以及官方公众号了解到:郑州路社区采取“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思想为中心,党员带头来带动社区的垃圾分类措施的实行。
环境保护与创新,变废为宝的双赢之道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废弃物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给垃圾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垃圾无法及时得到处理,堆积在城市中,增加了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通过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可以有效缓解垃圾处理的压力。
郑州路社区在垃圾分类减量、公众动员与倡导以及发挥社区生态环保的内循环价值等方面产生了切实的成效,推动了青岛市的垃圾分类政策破冰落地。
在郑州路社区博物馆中跟随负责人我们看到由菜叶、果皮、果核等为原料正在发酵的“菜果果”发酵桶,以及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成的环保肥皂。在社区中可以观察到有许多的“铁笼子”,它们便是枯枝落叶的最终的家—社区堆肥箱,通过弄碎、压实、发酵等步骤将果皮果核、菜叶菜根以及干木屑物质分层放入箱内,经过密闭发酵后便可产生固体肥料。
发酵桶以及社区堆肥箱发酵出的酵素、肥料等施肥给社区花园,这些环保肥皂也是分发给每家每户,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以及垃圾的分类减量,减少了垃圾的填埋量,延长填埋场的寿命,同时减少焚烧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同时也有效地少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为居民提供清新美好的环境。
垃圾分类不是个别人的责任,而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垃圾分类不是只造福于某些人,而是造福于每个人以及子孙后代。在垃圾分类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环保的守护者;在垃圾分类的路上,任何人都不能当逃兵。最后,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让我们的环保梦想成为现实!
编辑审核:李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朝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