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助发展,实地调研走基层

发布时间:2023-09-05 15:13   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   作者:肖淋、张兰琳、田袁鑫   阅读 94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乡村走向富饶,帮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第三站——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在宜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院学工办主任王邦莉老师的带领下抵达宜宾市京坪村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实地体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乡村发展带来的变化,感受基层党员干部严格落实党的政策,以己之力造福百姓的党性光辉。

团队成员们一大早来到京坪村的党政活动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放满书籍的文化长廊,还有一些供村民锻炼的活动器材和篮球场。走进接待厅,值班的村干部李铮富是一名已经退休的老党员,他向团队成员们热情的介绍了在乡村振兴建设下,京坪村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前,村里经常面临断电停水等问题,他说:“农民要富先修路,生产资料需要走出去运进来。”而村里这几年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开展下,成功实现了李叔叔口中的致富第一步。村里修沥青马路便利了交通,家家户户安装自来水管道,天然气管道,以及修建风力发电站。解决了一系列生活用水用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在京坪村地形沙盘上,直观展示了在乡村振兴政策下,乡村风貌的巨大改变。

图为参访京坪村干部 四川轻化工大学 曾晟松 配图

告别村干部李叔叔,“智在宜方”团队的同学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这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京坪村,一路上蝴蝶相伴,田里的秧苗翠绿诱人,还能看见小水塘中肥美的鱼……继续后走,能看见大片大片的玫瑰花田,还有长势喜人的李子树,桃子树。正直桃李丰收的季节,还能看见果农在地里忙碌。一路的美景让人流连,这是一条带领乡亲奋进小康的致富之路。团队成员去往了第一户拜访的村民家,老奶奶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孙子,团队同学们的拜访让家中多了几分热闹,奶奶十分健谈,讲述了很多自己年轻时在外打工的故事,也感慨乡村振兴政策下家乡的变化,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新房,买了车,修好马路以后,方便了进城,以前很多需要进城采购的东西现在村里的超市都有卖,网购也能很好的满足购物需求。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加之家庭美满,邻里关系和睦,奶奶的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容。

图为实践队对当地村民进行调研 四川轻化工大学 黄磊 摄

接着团队成员有一起走访了六七户人家,有很多年轻的面孔都是平时在县城或者在外打工,孩子们放暑假,才把他们带回乡里和爷爷奶奶团聚。交通方便了,很多家庭都会选择自驾回家,虽然人在乡村,但大都觉得生活水平与县城里没有太大的区别,相反,乡下慢节奏的生活更让他们喜欢。一路看见的桃树,是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种植的。新媒体的发展,让农产品的销售有了新的方式,在政策影响下,京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特别设立了电商销售平台,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为农产品创收。再往里走,还能看见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除此之外,“智在宜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还一起参观了当地特有的多肉园,玫鳞花溪等等特色产业园区。这一路的繁花似锦,蝶蜂飞舞都在讲诉乡村振兴政策下人民生活的美好发展。

次日,回到学校,队员们共同整理访谈内容,形成调研报告。以自己所学所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在不属于玫瑰花期种植时期少量土地荒废的问题,公司会定期给村民们租金,充分保障村民们的利益。在村内的公共垃圾桶放置较少的问题,通过与村干部及公司讨论,他们表明会尽快建设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保证美丽乡村,文明乡村的发展。团队调研时村民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自豪的神情无一不证明着乡村振兴战略在京坪村取得的卓越成果。村民们的路面修起来了,钱包鼓起来了,生活好起来了。

图为团队成员研讨 四川轻化工大学 曾晟松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袁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