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走进乡村调查了解乡村振兴与共富情况

发布时间:2023-08-29 20:33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作者:杨丽娇   阅读 77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7月1日至3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兴’花田产业,‘城'共富目标”实践服务团分别走访了兴城村、天明村和桃园村,对海宁市乡村振兴、探索共同富裕致富之路、促进乡村发展以及村民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兴城村依托“美洋洋”乡村文旅综合体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本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产业发展带动地区就业。为更好的了解兴城村发展成果,实践服务团在兴城村匠人工坊亲身感受了竹编项目,在聆听竹编文化与制作竹编制品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到了竹编精细工艺和独特质感。兴城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和农业产业,让小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的同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道路,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希望,也为其他村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路径和希望。

 

 

实践服务团还考察了天明村,探索了天明村的乡村振兴模式——花卉共富工坊。近几年,天明村通过扶持政策、整合土地资源加大土地利用率、做好垃圾分类,将天明村的致富目标摆在了每一个村民的面前:明确将花卉种植作为主要产业,依靠发展花卉产业带动村经济增长,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但传统的花卉产业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为此天明村特别引进花卉种植和盆景种植的专业团队,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花卉培养能力,实现村花卉出产的质量和数量双飞跃;除此之外,天明村还利用专业团队,依托国家政策发展了现代化的高效农业。除了天明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外,桃园村同样找到了依靠花卉种植实现共富这一路径。但与天明村相比,桃园村的共富花坊——塔莎的花园探索了其他的路径,更专注电商模式:塔莎园艺通过打造“农业创新”和“创意农业”样板模范,为“产业创新”提供支持。整体以互联网模式实现花卉生产、应用、销售、培训一体化,通过培育本地供应商,带动村民致富。

 

实践服务团通过走访兴城村、天明村和桃园村深入了解了海宁市在推动乡村振兴、培育“艺村艺品”精神共富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此次实践让团队成员从课堂走向实践,亲身感受海宁市各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不同历选择,也深刻认识到“精神富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例如桃园村在村史馆中陈列了桃园村的历史文化名人和整个发展历程,将文学作品、实物与现代技术结合,生动展现出桃园村的发展历程、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及民生建设等,充分证明“精神”是共同富裕最亮底色之一。社会实践虽然短暂,但三天的所见所闻帮助实践服务团更好地了解当地村民的需求和问题。同时,这些信息也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林雅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