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字里流淌的思想交流”,彭跃为老师谈语文教学
芜湖7月14日讯(通讯员 阮娅)7月14日,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强基兴师·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宣城市骨干教师彭跃为进行了线上采访。
采访员就“学习经历回顾”“工作经验感悟”“语文教学经验”“给予学生建议”四个方面展开采访,最后彭跃为老师还为师大学子留下真情寄语。
图为彭跃为老师寄语。通讯员 阮娅 提供
作为有二十年的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语文教师,彭跃为老师坚信“执教语文不仅在于学生对话、与文本对话,更是与文字里流淌的思想在交流”。他一直认为执教语文的过程就是带领学生不断深入文本的过程。他借用特级教师邓彤的一句话:“教师不是探险家,而应该是导游。”探险家背着行囊去探幽访胜,可以把自己所达到的最高处作为自己最大的成功;而导游不同,导游以他所服务的游客的收获为最大的成功。“我觉得教师应该像导游一样,引导自己的学生在文本里游来游去,与文本常对话深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文本里流淌的思想。”读苏东坡词的时候,他会带领学生感悟“铜琵琶铁绰板”的豪放:读李清照词,他亦会带领学生领悟“梧桐兼细雨,人比黄花瘦”的婉约。学生能与文本的思想不断碰撞与交融的课堂,才是他眼中生发着语文味的好课堂,才是他始终追求的好课堂。
谈及在教学道路上的精神收获,彭跃为老师觉得最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学生逐步成长。此外,有时候学生的一条信息的问候、一次见面的看望,都会让他感到精神上的巨大收获。他已经毕业的学生常说:“彭老师,我还想上您的语文课。彭老师您的好多节课我记忆犹新。”虽然只是短言片语,但这无疑是给彭跃为老师今后教学道路上的一种鼓励,也让他深感欣慰与收获。
图为彭跃为老师授课照片。通讯员 阮娅 提供
面对当下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的变化,彭跃为老师谈到“一线语文教师就要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既要有理论的积淀,也要有实践的推动,不断更新并提升自我新素养。”他强调,如今的语文教学也不能盲目跟风,还需要立足真实和扎实的实践课堂教学。他还强调,“以现在语文界中热中之热的“大单元”概念为例,要树立大单元意识,充分掌握大概念的内涵,但更要认识到单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他深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能力、理解水平和探究素养,仍需要立足单篇教学,否则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成为悬浮于空中的楼阁。这不仅是他对当今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开展教学的观点,也是对自己在教学道路上的要求。
彭跃为老师还结合自身经历给文院学子提出了三方面建议。第一方面是“既要有思路也要有思想”,“有思路”就是为自己设定一份从求学到就业期间的清晰完整的计划,知道自己现在需要做什么、明确未来怎么做;“有思想”就是要围绕着个人计划目标,坚持不懈、矢志不渝,而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树立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和价值观。第二个方面是“既要多投入也要早进入”。“多投入”,指要在求学的期间,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发展好个人的专业,为未来走上不论是教学还是其他工作岗位的道路夯实一定的基础;“早进入”就是指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和机会。“比如说母校这次的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实就是给予我们一次非常宝贵的提前学习的机会。”彭跃为老师对此次的小学期计划表示赞同,希望文院学子们能在小学期中认真学知识、积极提升自我。第三个方面是“既要有生气,又要有底气”,这要求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积极培养个人的良好读书习惯,丰富个人精神世界。“当一个人博览群书、涉猎广博后,无论是教学课堂还是个人谈吐,都会有生气和活力,也会让教学更有底气”。
图为团队和彭跃为老师的合影。通讯员 阮娅 提供
在采访的最后,彭跃为老师给安徽师大的学子们留下了他的寄语“夯实好目前自己的专业,选择好今后的职业,发展好未来的事业。多读书来遇见更好的自己。”他希望未来走上教师岗位的师大学子们能做到与文字里流淌的思想不断交流,并衷心祝愿师大越办越好、师大学子不断进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阮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