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城乡协同发展的号召,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助力乡村振兴,近日,济南大学文学院“心桥筑梦”实践团队赴槐荫区明星社区与历城区刘家庄村,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以知识为笔,绘就城乡教育共促新画卷。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合影
在明星社区实践基地,团队充分利用城市社区的资源优势,打造多元课程体系。面对社区里的孩子,结合城市教育特点,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主题课堂。美育课堂中,孩子们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美工课上,竹编扇、石膏娃娃创作激发了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在知识课堂,诗经讲解搭配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汲取文化养分。
▲图为明星社区的孩子们正在绘制石膏娃娃
在刘家庄实践基地,团队聚焦乡村儿童成长需求与家庭状况,以特色课程拓宽孩子们的视野。除基础课业辅导外,创新性开设小记者课与职业拓展课:小记者课上,孩子们学习新闻采访、写作技巧,用稚嫩的笔触记录生活;职业拓展课通过模拟不同职业场景,帮助他们认识多样的职业选择,打破乡村信息壁垒。此外,特色课程同样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填补了当地在特色教学方面的空白,为孩子们打开通往多彩世界的窗户。
▲图为刘家庄村的孩子们正在上爱国主义教育课
支教期间,团队采取灵活的排班方式,奔赴不同实践基地,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队长定期组织线上会议,队员们积极分享支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实时优化课程设置。同时,团队与社区负责老师保持密切沟通,通过线下会议及时复盘教学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排,不断提升支教质量。
▲图为社区老师和志愿者复盘教学工作情况
此次支教活动,济南大学文学院“心桥筑梦”实践团队立足城乡差异,整合教育资源,让城市与乡村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内容,在城乡之间架起一座教育沟通的桥梁,为推动教育均衡化、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