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以岁月为笔,以初心为墨,在不同领域书写着坚守与奉献的动人篇章。8月20-21日,南通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龙潭村、龙湖佳苑社区工会、共青团、关工委携手南通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青锋实践队,共同开展“五老风采映初心薪火相传照征程”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走近三位“五老”——老干部、老战士陆涌建,写作老专家严金凤,老教师李林,聆听他们用一生践行使命的故事,感受“五老”精神在新时代的温度与力量。
戎装虽卸军魂在 初心不改为民行
陆涌建戎装虽卸、始终坚守初心不改本色。18岁投身军营时,,他秉持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坚定信念,在新闻通讯领域深耕细作。退伍后转战职场,从央企工人到党政岗位,他始终将群众之事铭记于心,秉军人执着留兢业佳名。担任书法协会党支部书记时,他创新推出“党建工作‘永’字八法”,让党建与文化相融,打造出全市党建示范点。2024年“二次退休”后,他回到家乡基层,化身网格党支部书记与养老顾问,每日奔走村头巷尾办实事、解难题,用“群众需要,我就该在”的行动,续写着党员与老兵的赤诚担当。
图为志愿者在龙湖佳苑社区采访老干部、老战士陆涌建图为志愿者在龙湖佳苑社区党史馆采访李林老教师
文脉薪传终不悔 匠心守护润春秋
严金凤自幼受老人传讲的民间故事滋养,早与传统文化结下深厚渊源,一生倾心守护民间文脉。动荡岁月中,他不顾风险深入民间抢救濒危传说,新中国成立后,他凭多年积淀写下《花子街》等作品,让鲜活的民间叙事广为流传。年逾古稀的他寄语青年:“以阅读充实内心,才能让文化根脉生生不息。”他一生坚守,为民间文化传承留下温暖印记。
图为志愿者在龙湖佳苑社区采访写作老专家严金凤
图为写作老专家严金凤分享个人经历
杏坛耕耘育桃李 余热生辉照少年
李林深耕教坛数十载,退休前立于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用知识与关爱点亮一届届学子的成长之路;退休后,他初心不改,继续奔走在关爱学子一线,用陪伴、鼓励与坚守传递温暖力量,让教育的光热持续延伸。面对青年一代,他不忘叮嘱:“要早早立下清晰的人生目标,别怕追梦路上的辛苦与挑战,唯有踏实付出、坚持前行,才能在成长中收获力量,让青春在逐梦路上绽放光彩。”
图为龙湖佳苑社区党史馆李林教师对青年提出希望
图为龙湖佳苑社区党史馆李林教师个人经历分享
三位的故事,是无数“五老”的缩影。他们以军魂守初心、以笔墨传文脉、以师者育新人,用岁月沉淀的智慧与奉献,为青年点亮前路。这份跨越时代的坚守,恰是“五老”精神最生动的注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让初心与使命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未来,青锋实践队将带着“五老”精神的感召,把这份坚守与奉献的力量融入实践,用青春行动传承初心薪火,让榜样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杭茹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