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7月30日~8月1日,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会与学生会联合组建“七彩云朵”志愿服务队和“戈壁长歌”志愿宣讲团,赴酒泉市肃州东文化街社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基地、金塔县科技馆、酒泉市核技术产业园科普馆分别开展“青春筑梦陇原行,文化传承启新程”和红色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社区儿童打造集思想引领、语言教育、文化浸润、法治宣传于一体的成长平台;深入挖掘和展示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苦奋斗史,增强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图为志愿服务队于东文化街社区跟孩子们合影
图为志愿服务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合影
东文化街社区:教育赋能筑梦童心
在东文化街社区,“七彩云朵”志愿服务队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使命”为主题,针对社区6-14岁青少年群体语言能力提升需求突出、文化认知渠道有限的特点,通过"两弹一星"精神宣讲筑牢爱国根基,依托"声韵擂台""方言剧场"等创新形式激发语言学习热情,借助甲骨文探源动画、水写布临摹等沉浸式体验传承汉字文化,结合戒毒所实地参观深化禁毒认知,形成"思想引领-能力提升-文化浸润-法治护航"的闭环育人体系。活动不仅帮助青少年建立"四个自信",更通过"小手拉大手"机制带动家庭参与,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区"的倍增效应。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进行游戏互动
图为志愿者跟孩子们普及禁毒知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星火传承—航天精神的坚守与延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戈壁长歌志愿宣讲团开展以“传承航天精神·践行时代使命”主题红色教育活动,活动聚焦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设置四大核心环节:在东方红卫星发射地,宣讲团重温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历史,感悟中国航天突破技术封锁、实现从无到有的创新突破;深入地下控制室,通过与科研工作者交流,深刻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科技强国内涵;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展览馆,系统梳理从"两弹一星"工程到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的跨越式发展,直观感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集体主义精神;探访航天员起飞前与记者见面会场地,通过航天员奋斗故事,领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图为志愿服务队学习"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历史
图为志愿服务队在东方红卫星发射地合影
金塔县科技馆:触摸科学温度,传承奋斗精神
在酒泉市金塔县科技馆,志愿者沉浸式体验5D航天主题影院:座椅随火箭升空震动,气流、声浪与穹顶星幕再现发射场景,具象化自力更生的航天史诗;于全息音响山洞中,体悟不放弃之精神;时空隧道、光柱图形、电容魔法墙间,感受创造的艰辛与乐趣。志愿者在互动中触摸科学温度,在体验中感知并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让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信念在实践中扎根生长。
图为志愿服务队与工作人员在金塔县科技馆合影
图为志愿服务队在科技馆参观学习
酒泉市核技术产业园科普馆:感悟担当使命,坚定强国信念
在酒泉核技术产业园科普馆,志愿者通过宣传片系统了解园区“一轴六区多支点”战略布局、从起步建设到稳步发展的园区历程、以及园区以硬核党建引领发展的强劲动力,这无不彰显着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的精神。志愿者深刻体悟“心系国之重器,不负殷殷嘱托;胸怀大局创实业,艰苦奋斗创功勋”的担当,亦坚定了志愿者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信念,激励他们以实干践行使命,用青春力量助力科技强国。
图为志愿服务队与工作人员在酒泉市核技术产业园科普馆合影
图为志愿服务队在参观学习产业园历史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七彩云朵”志愿服务队以青春之力赋能基层治理,用专业所学服务乡村振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酒泉市东文化街社区构建"学校+社区+家庭"协同育人格局,注入青春动能。“戈壁长歌”志愿宣讲团通过实地参观研学,不仅深化了对中国航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解,更在"两弹一星"精神滋养下,强化了"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的自觉意识。未来,宣讲团将依托研学成果开展系列宣讲,通过"青年讲给青年听"的传播模式,持续深耕“两弹一星”精神传播,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推行“精神种子”科普计划,联动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探索,用青春行动诠释自立自强的时代担当,让强国薪火在实践中代代相传。(图/文:蔡昊;初审:张晓锋;终审:王文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