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礼遇乡村梦,行知学堂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5-08-20 23: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幸灵   阅读 2.9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 年 7 月 14 日至 18 日,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学院“微光筑梦”团队在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惠琴、副书记黄惠芬的组织带领下,带着青春的朝气和满腔的热情,踏上了前往河源市紫金县仁里村的三下乡之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乡村土地上,他们以“行知学堂点亮星空活动系列”为主题,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微光筑梦实践队与仁里村干部、学生们合照

一、教育赋能,点亮乡村孩子成长之路

在仁里村的教室里,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教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学院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安全教育、兴趣拓展、红色教育、等主题,为村里的孩子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课程。

安全教育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视频和互动游戏,向孩子们传授防溺水安全、防性侵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热烈。

▲图为微光筑梦实践队给学生们上课的留影

兴趣拓展活动则为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绘画、手工、音乐、体育等多个兴趣小组的开设,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培养了兴趣爱好,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绘画小组,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手工小组的孩子们则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手工艺品;音乐小组传出了欢快的歌声和悠扬的旋律;体育小组的孩子们在空地上跳绳、做体操挥洒汗水。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激发了他们对艺术和体育的热爱,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图为微光筑梦实践队给学生们上体育课

▲图为微光筑梦实践队给学生们上美术课

红色教育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志愿者们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和红色主题绘画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歌唱着祖国,用画笔描绘出革命故事,表达了他们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心。

▲图为微光筑梦实践队教学生们唱红歌

二、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乡村发展

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志愿者们也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他们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一起拔花生、掰玉米,亲身感受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乐趣,增进了与村民之间的感情。

▲图为微光筑梦实践队下田留影

此外,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走访和与村民交流,深入了解了当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他们走进学生家中,与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交谈,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帮助。志愿者们还对村民们作了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传。他们详细介绍了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等多种资助方式,并耐心讲解了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优惠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家长全面了解教育资助体系,为孩子们的学业之路提供坚实保障,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追逐梦想。

▲图为微光筑梦实践队实地走访与村民留影

▲图为微光筑梦实践队实地走访与村民留影

三、青春礼遇乡村,共绘乡村振兴新篇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教育学院师生志愿者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篇章。他们结合教育专业优势,开展义教、调研活动,把课堂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专业所学,服务仁里村所需。此次暑期“三下乡”教育帮扶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和村民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赞誉。

▲图为微光筑梦实践队合照

展望未来,教育学院将继续关注仁里村的发展动态,发挥在仁里村的实践基地的联动作用,常态化进驻仁里村,以青春洋溢的朝气和专业的技术优势,永远保持初心与热情,积极投身到乡村教育振兴事业中,以青春的华彩为仁里村的未来添砖加瓦。

撰文 | 彭幸灵

图片 | 刘德超

审核 | 黄惠琴 黄惠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幸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