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红心追梦社会实践团于7月18日至27日,奔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棠村,开展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积极申报,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重点团队。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壮族小朋友推普汇报演出合照
推普入瑶乡,情暖古棠村
实践团成员走街串巷,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与村民亲近交流,了解他们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和场景,并邀请村民填写调查问卷。此外,实践团还与村干部沟通,了解村里整体普通话水平。村干部作为乡村发展的“领航人”,其普通话能力直接影响工作沟通效率。随后,实践团走进古棠小学,他们相信,推广普通话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百岁老人推广普通话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老党员推广普通话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村干部推广普通话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驻村书记到老党员家推普
推普润童心,筑梦向未来
在古棠小学,实践团开设了“共讲普通话,同心促振兴”主题课程。课堂以“雍正推行官话”的典故引入,讲述汉字演变与文化内涵,并通过书法教学让孩子们感受汉字之美。课程最后,孩子们齐声朗诵《爱我中华》,发音字正腔圆,展现了学习成效与对未来的憧憬。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小朋友进行书法教学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与小朋友们展示书法成果
实践团还开展了“祖国旗帜在我心”活动,为孩子们讲解国旗、党旗等旗帜的含义,让他们用普通话讲述红色故事,并动手制作红旗。孩子们以童真童趣诠释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也让青年赓续红色血脉的信念更加坚定。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八一军旗来历和含义
此外,实践团还打造了“危险的事情我不做”安全课堂,将灾害防范知识转化为动画和视频,带领孩子们模拟逃生动作,并结合问卷中的语言习惯教他们念安全口诀。当孩子们用流利普通话复述安全知识时,安全意识已深深扎根。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上灾害防范知识课
创新教学法,声动古瑶乡
实践团组建专项教学团队,采用瑶语与普通话对比教学法,用普通话讲解瑶族习俗和非遗文化,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文化语境中学习新词汇。针对瑶语与普通话的发音差异,如瑶语中没有翘舌音,实践团通过“一对一辅导+集体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对着镜子观察口型,练习“zh、ch、sh”等发音,逐步掌握标准读音。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小朋友声母韵母进行发音纠正
成果大展演,尽显新风貌
实践活动成果在汇报演出中充分展现。以普通话为纽带,传统与现代交融生辉。《再别康桥》的深情朗诵拉开序幕,古棠村党支部书记潘晓梅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刀山歌”与普通话歌曲巧妙融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朗诵《再别康桥》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小朋友发放结课书包留念合影
此次活动搭建了普通话沟通之桥,提升了村民和学生的普通话素养,为古棠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化实践,为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姚婕妤、汤玉燕、巫琦玉
编辑:黄紫怡、陈可
初审:芦俞成
复审:吴冲冲
终审:李园园
发布: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校友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芦俞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