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马若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推动青年学子领悟艰苦奋斗与团结奋进的精神品质。7月11日至27日,长安大学“擎两路薪火探雪域通衢·聚川藏红韵颂天路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成都、泸定、林芝、拉萨等地开展实践调研。围绕“两路”精神溯源、交通变迁见证、精神传承与弘扬三大主线,将“两路”精神化为青春担当和前行力量。
铁骨为证:口述历史里的信念接力
沿“天路”前行,实践队聆听亲历者之声。汽车兵老兵智建的讲述再现捍卫“天路”的忠诚担当与藏族同胞守望相助的“军民一家”深情;毛雪松教授回望公路学院师生投身公路建设的足迹,胡长顺教授以生命谱写的赞歌,激励学院接续守护高原交通;作家达真从《路魂》视角指出,“两路”不仅是工程奇迹,更为西藏注入持久发展动力。这些跨越时空的故事化为激扬青年奋进号角。
▲图为实践队采访作家达真
在林芝嘎拉村,书记边巴立足新路畅谈巨变:交通动脉催生蓬勃“桃花经济”、壮大运输业、提升民生福祉。于村民达瓦坚参家,聆听普通藏族家庭因路而富的故事。这正是川藏线富民缩影,深刻诠释“两路”精神的时代意义。
沿迹寻魂:图文实物中的使命回响
实践队以川藏公路建设史为脉络,先后走进沿线各馆。在川藏公路博物馆和纪念馆,队员们震撼于筑路大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之无畏豪情。在318微型博物馆,“318精神长廊”浓缩的历史人文和珍贵展品,更坚定了队员传承践行“两路”精神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参观“两路”精神纪念馆
在“两路”精神纪念馆,随讲解员引导,深入了解公路建设与养护的艰辛历程,其感人事迹深深触动人心。在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前,队员们静默伫立,阅读碑文,感悟先辈坚守岗位、顽强拼搏的精神。
征途如虹:318国道上的精神印记
318国道战略与交通价值重大,其最具挑战的川藏路段孕育了伟大“两路”精神。实践队沿此交通动脉踏访精神地标:在飞仙关桥,队员们勘察桥体、触摸历史,感受先辈甘当路石的钢铁意志;二郎山隧道内,聆听技术人员攻克世界级难题历程,深刻体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精神的新时代传承。
▲图为实践队参观飞仙关桥
跨越大渡河流域四座标志性桥梁,实践队实地感受从肩挑背扛到智能建造的跨越进程。四座桥梁展现了“两路”精神在不同阶段的传承与升华,生动诠释了其精神内核如何在交通强国征程中不断焕发新光
天堑通途:超级工程的使命基因
为追寻“两路”精神新时代路径,实践队遍访多个重点工程项目部。实践队首站踏访中铁二局与大桥局,于中铁二局陈列馆,溯“开路”根脉,铸“两路”信仰。随后驻足泸定大渡河特大桥,感智能造建造之魄,见证交通强国担当续薪火。
此次实践,“两路”精神已从文字化为刻骨震撼与滚烫信念,昭示着其精神内核:“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绝境开拓意志;“顽强拼搏、甘当路石”是青春铺就通途的誓言;“军民一家、民族团结”是热血铸就的生死纽带。新征程上,青年学子将接过旗帜,在祖国需要处接续开凿属于这代人的“天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若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