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王心雨)为深刻体悟沂蒙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近日,烟台大学药学院文意承新实践队专程赴临沂市益民公益救援服务中心开展实践活动。
在该中心副主任刘东梅的引领下,实践队先后走访应急指挥调度室、物资储备仓库、志愿者培训区及救援设备展示区等功能区域。刘东梅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解读了各类救援工作的核心职责与专业方法。现场悬挂的救援纪实照片、货架上整齐陈列的救援装备,直观彰显出这支公益救援队伍的精湛专业素养与厚重责任担当,让队员们深受触动与深刻启发。
图为刘东梅副主任为实践队讲解照片墙。王心雨 供图
寻亲四载路,照亮烈士归乡途
参观行程接近尾声时,刘东梅主任将介绍重心转向服务中心的特色项目——“益路有我·为烈士寻亲”。她系统而生动地为队员们还原了这场跨越山海的“寻亲接力”全貌。“每一位烈士都是民族的脊梁,让他们魂归故土是我们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刘主任的话语掷地有声,饱含赤诚。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助力41位烈士与亲属团聚,救援队员的寻访足迹更已延伸至41000多公里之外。无论是寒冬腊月踏雪而行的执着探访,还是盛夏酷暑深入山村的细致摸排,他们始终以脚步丈量初心,以耐心叩开记忆的闸门。这些数字背后,承载的是无数家庭跨越时空的团圆梦想,更是公益力量对英烈最绵长的深情告慰。
图为刘庆福主任与刘东梅副主任为实践队讲解为烈士寻亲项目。杨环宁 供图
重走华东旧址,感悟烽火初心
为助实践队更深刻地领会公益救援背后的精神根脉,临沂市益民公益救援服务中心特意为实践队预约了中共华东中央局旧址的讲解服务——讲解员刘梦佳将带领队员们回溯那段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中共华东中央局领导华东人民开展不屈斗争的壮阔历史,恰似一部厚重深邃的教科书,字里行间镌刻着先辈们的崇高理想与磐石般的坚定信念。驻足于旧址的一砖一瓦间,聆听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争故事,队员们的心灵在革命精神的涤荡中不断净化,精神境界亦随之升华,对公益救援事业所承载的精神传承有了更为深切的体悟。
图为刘梦佳讲解员讲解中共华东中央局旧址。薛淑怡 供图
初心映前路,使命催征程
此次临沂之行,是深刻的心灵淬炼。益民公益救援中心,平凡者以坚守写就不凡——公益非空洞口号,而是日常责任与持续行动;“为烈士寻亲”项目中,“铭记”之重清晰可感,跨山海的寻访,是对历史的敬畏、对英烈的告慰;中共华东中央局旧址前,红色基因脉动强劲,先辈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如灯塔指引后人。
图为实践队与刘东梅副主任的合照。田志谏 供图
身为新时代青年,公益人的赤诚与先辈的家国情怀,既令队员们感动,更让队员们震撼。未来,文意承新实践队将携此感悟前行:化救援中心专业素养为服务社会的行动力,以实干投身公益、传递温暖;融红色旧址信仰力量于青春追求,在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精神传承非空洞口号,乃抉择中守初心、坚持中担责任。
这场行程是精神洗礼,更是行动动员。愿以今日感悟为始,让公益精神在青春中赓续,红色血脉在奋斗中传承,不负时代嘱托与青春韶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志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