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大“绿色防线”深入永新:科普除草知识,助力乡村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03 16: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子君   阅读 4.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7月16日讯】(通讯员:朱子君)7月16日,为深入了解除草剂在农村地区的使用现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江西农业大学“绿色防线·除草剂科普”三下乡小队来到吉安市永新县才丰乡。在才丰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领下,小队开启了在这片土地上的调研与科普之旅,用专业知识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绿色力量。

清塘村调研:深入了解农业现状,聚焦除草难题

当日上午,小队在才丰乡乡书记的带领下,跟随路口村村长来到了才丰乡清塘村。清塘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落,田园风光旖旎,村舍错落有致。小队首先与村长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村中土地耕种面积、主要农作物种类以及农业生产模式等基本情况。据村长介绍,清塘村主要种植水稻和西瓜,这些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村里也开始尝试引进一些新的种植品种,但整体种植结构仍较为传统。

图为清塘村景

随后,小队成员分组行动,各自采访了村里的种田大户。“现在种地可不容易,杂草长得比庄稼还快。”一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大叔感慨道,“以前都是人工除草,虽然辛苦,但心里踏实。可现在人工成本太高了,只能靠除草剂。”大叔的话道出了许多农户的心声。除去部分种小面积蔬菜自家吃的农户,种大面积水稻的农户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外流,人工除草的成本逐年攀升,使得除草剂成为他们控制杂草的主要手段。然而,小队在调研中发现,农户们对除草剂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如对除草剂的成分和危害了解甚少,使用时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等。

李家村走访:探寻经济作物种植,关注除草剂使用细节

下午,小队马不停蹄地抵达吉安市永新县才丰乡李家村。队员们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除草剂的使用情况。李家村的农业结构相对丰富,除了水稻和油菜等传统作物外,还种植了西瓜、甜瓜等经济作物。在走访过程中,小队发现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村民们在自家菜地种植蔬菜时,大多不会使用除草剂。“自己吃的菜,肯定要种得健康、放心。”一位大妈说道,部分村民也知晓除草剂的危害,自家种蔬菜瓜果时不会使用除草剂,更多是人工除草。

不过,村民们也表示,在一些路边影响行人走路的杂草,还是会使用除草剂,还有田埂上也会打除草剂。值得一提的是,与之前调研的一些地区不同,李家村的村民在使用除草剂时,大多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其中也有耕种几十年的老农户耕地五亩地以上也坚持自己人工除草。

图为队员向村民科普、调研

科普宣传:传播绿色理念,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绿色防线·除草剂科普”小队在才丰乡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队员们发放了自编的科普手册,手册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片,介绍了如何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替代除草剂,实现绿色除草。

图为小队向村民科普

此次江西农业大学“绿色防线·除草剂科普”三下乡小队在永新县才丰乡的调研与科普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当地除草剂的使用现状,也为村民们带来了科学的除草知识和绿色农业理念。小队表示,将继续关注才丰乡的农业发展,为推动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他们还将把在才丰乡的调研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为未来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让更多的乡村受益于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播撒绿色发展的希望种子,助力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绿色防线·除草剂科普小队

(供稿:朱子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秋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