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固屋古韵”突击队为湛江香山古庙开展数字化保护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03 11: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菁华   阅读 55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湛江市吴川市作为粤西地区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香山古庙便是其中的璀璨明珠。该古庙始建于西晋太康初年,建筑采用悬山顶与风火山墙结构,运用瓷雕、木雕、石雕等传统工艺,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对其进行保护性测绘,高度契合“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方向。​

团队成员采访香山古庙管理员

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固屋古韵”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秉持专业精神,于7月14日至20日奔赴湛江吴川,以香山古庙为实践对象,运用数字化测绘、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技术,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数据采集与全息数字化精细建模,为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为深度探寻香山古庙保护的核心需求,“固屋古韵”突击队不仅专注于技术图纸的绘制,还与香山古庙的守护者展开面对面的深入对话,获取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历经1700余年风雨洗礼的香山古庙,堪称粤西古建“元老”。在与古庙管理员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当地对古庙保护工作的巨大投入与坚定决心——政府拨付专项资金,群众踊跃捐助,共同完成了耗资数百万元的整体修缮工程。然而,在谈及保护工作的核心问题时,管理员眉头紧锁,古庙的结构隐患和资金压力如同两座大山,时刻压在保护工作者的心头。对于未来发展,管理员将目光投向青年团队,期待他们通过专业技术为这座古老庙宇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挖掘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的共性规律,团队前往邻近的茂山书院修缮现场,实地考察工匠们如何在修复过程中平衡结构的稳固与原真风貌的延续。在此过程中,团队深刻领悟到文化遗产保护需兼顾物质形态与其人文价值的意义,“固屋为基,存韵为髓”也成为团队本次实践的核心理念,并在后续古庙数字化建模保护中时刻谨记。

​团队成员参观茂山书院修缮现场

怀揣着守护者的忧虑与期许,肩负着从实践现场领悟到的保护使命,“固屋古韵”突击队迅速投入到核心任务——为香山古庙构建一套高精度、全息化的三维数字孪生体。团队计划运用前沿测绘与建模技术,将这座沉默古庙的每一寸肌理、每一段历史精准复刻到数字世界,助力破解“保下来”的旧难题,迈向开启“活起来”的新篇章。​

“固屋古韵”突击队技术组成员为古庙量身定制了系统性的三维测绘方案。基于建立的空间控制基准,布设控制网,确定建筑核心轴线及基准点的空间位置,为后续测量数据提供统一的坐标框架。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古庙的关键部位进行详细的数据采集,涵盖几何尺寸、相对位置与空间关系,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捕捉古庙的整体形态与复杂细节,完整记录下古庙由整体到局部的空间框架与结构特征,为后续构建精准的数字模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测绘

在基础建模阶段,技术组依据测绘数据,通过建模软件设定项目基点和轴网,还原古庙基础结构,构建香山古庙的基础三维模型。该模型为后续深化建模提供了精确基准,确保了墙体定位与屋架搭接的精度,也为结构校验及可视化展示奠定了可靠基础。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建模

精细建模阶段,获取详实、准确的图像数据是关键。队员使用专业无人机设备,严格按照既定的飞行方案和拍摄参数,对香山古庙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拍摄。此次航拍覆盖古庙整体结构,累计拍摄有效照片565张。团队将图像数据导入专业软件进行处理,经过反复的图像分析和模型优化,最终成功生成了古庙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该模型清晰还原了建筑的整体结构形态与表面纹理细节,为后续的保护研究、数字化存档及展示利用提供了精准、可靠的可视化依据。

​项目建模效果图

项目推进过程中,“固屋古韵”突击队始终以专业姿态投身实践,在与各方的交流碰撞中不断成长。带着近期实践成果,在指导老师谢倍欣、林嘉祥和刘思利的带领下,团队前往吴川市博铺街道办事处拜访了党工委委员易东、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主任陈枫岚,并与团工委书记麦日锐展开深入座谈。

汇报环节,队长曾淇重点展示了融合测绘技术与数字孪生理念构建的香山古庙三维模型。麦日锐对团队的实践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三维模型的搭建不仅体现了队员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和攻坚克难的担当,也为街道日后对香山古庙的保护留下了重要的测绘依据和数据支持。现场,麦日锐还与团队指导老师就后续测量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团队与团工委书记麦日锐开展座谈交流会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固屋古韵”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将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带进乡村街道、走进香山古庙,积极投身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团队成员探索以古建数字化助力当地乡村文化遗产的守护与活化,在守护文化根脉的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砥砺担当,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长,为守护古建、振兴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与博铺街道办相关工作人员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